1、通富微电拟向大基金收购两家子公司剩余股权 并已获批;
2、兆易创新nor flash新增产能明年启动 牵动台厂神经;
3、synopsys区域总部落户江北新区,年底前完成企业注册;
4、中国这一制造业核心产业如何迅速崛起?
5、2016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达到6.7万亿元;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 “天天ic” ,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关注。
1、通富微电拟向大基金收购两家子公司剩余股权 并已获批;
集微网消息,11月12日晚间,通富微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大基金”)购买其所持有的南通富润达投资有限公司49.48%股权、南通通润达投资有限公司股份47.63%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通富微电将直接和间接持有富润达100%股权、通润达100%股权。同时,通富微电拟采用询价发行的方式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96900万元人民币。
据披露,通富微电已于2017年11月10日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批复》。
富润达与通润达作为本次交易的交易标的,其实质为通富微电和国家大基金共同收购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各85%股权的持股平台。在此之前,为共同投资收购超威半导体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已改名为“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和advancedmicrodevicesexportsdn.bhd(已改名为“tfamdmicroelectronics(penang)sdn.bhd.”,以下简称“通富超威槟城”),通富微电与国家大基金基金于2015年12月25日以及2016年1月18日分别签署了《共同投资协议》及《售股权协议》,通富微电与国家大基金共同投资了富润达、通润达,作为收购通富超威苏州和通富超威槟城各85%股权的持股平台,其中国家大基金持有富润达49.48%股权、通润达47.63%股权,交易完成后,通富微电将直接和间接持有富润达100%股权、通润达100%股权。
通过本次重组,通富微电将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通富超威苏州和通富超威槟城各85%的股权,有利于通富微电增强对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的控制力,并加速通富微电与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在生产、销售、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整合。其中,在生产方面,通富微电将有效组织并利用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的大规模高端封测优质产能,为国内外有高端封测需求的客户提供规模化、个性化的先进封测服务;在技术方面,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提高了通富微电在cpu、gpu、apu、游戏机芯片以及其他大尺寸、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技术水平。
通富微电表示,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资产质量较好,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对公司在高端封测市场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交易能够加强公司对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的经营管理,有利于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的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保持稳定,推动公司在高端封测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张。
目前,通富超威苏州及通富超威槟城在新客户导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包括博通与idt的产品已在通富超威槟城量产,zte已完成新产品导入开始在通富超威苏州进入量产阶段,三星已完成考核,socionext、umc、higon已经进入考核阶段;alchip、龙芯、芯锐、紫光同创已进入工程样品试产阶段;faraday、fastprint、logicresearch、北京华芯通已进入报价阶段。
2、兆易创新nor flash新增产能明年启动 牵动台厂神经;
大陆nor芯片供应龙头兆易创新,获当地晶圆代工一哥中芯国际力挺,全力抢进nor flash生产,中芯承诺每月提供兆易创新2.5万片产能、占全球nor供应量近三成的规模,大举拓展大陆nor flash版图。
中芯力挺兆易创新,大举开出产能,为正处于缺货的nor产业,投下一颗震撼弹,牵动旺宏、华邦电等台厂神经。
存储器厂商透露,兆易创新新增产能预定在明年第1季陆续投片,加计台湾主要供应商旺宏和华邦电,以及晶豪科等,也都同步增产抢食商机,恐让nor芯片明年首季再掀价格战,其中尤期是中低容量产品,竞争压力加大。
台湾厂商也嗅到相关威胁,旺宏董事长吴敏求日前法说会上,释出本季「还看不太清楚」的讯息,指的就是nor市场将遭大陆新增产能干扰的问题,预估低阶市场将先受到冲击。旺宏当时强调,该公司近年在品质和服务扎好基础,同时提升高阶产品比重,预料冲击有限。
nor芯片在全球两大供应商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和美光(mircon)相继宣布淡出,但终端需求大开下,今年大缺货,报价翻涨,年初以来每季均涨价,应用在汽车和商务型电脑的高阶产品更是大排长龙。
nor大缺货,大陆厂商格外眼红,全球第四大、大陆最大nor存储器供应商兆易创新,今年6月即积极想扩大nor产出,但碍于矽晶圆缺货,中芯无力支援,武汉新芯也转向全力支援自家生产,使得兆易创新到处碰壁,增产数量有限。
不过,官方全力发展存储器的政策方针,为兆易创新打开新机。业界透露,兆易创新获中芯力挺,中芯承诺以每月提供2.5万片产能给兆易创新,为其代工生产nor存储器,以目前全球nor存储器每月产量约8.8万片计算,增产的数量近三成之多。
加上台湾两大厂旺宏和华邦电也都同步增产nor芯片,以存储器代工为主的力晶,也宣布将配合晶豪科,重启nor产能,相关产能陆续到位,若加上武汉新芯也大举投入,都为原本供不应求的nor型快闪存储器,投下新变数。
台湾两大供应商也加入扩产。华邦电宣布,中科厂预定今年底月产能将由4. 4 万片,增至4.8万片,未来将再增加到5.2万至5.3万片,必要时可再增至5.5万片时,新增主要增产nor芯片;旺宏下半年将高阶产品移至12吋生产更新的制程生产。
3、synopsys区域总部落户江北新区,年底前完成企业注册;
集微网消息,据新华网报道,11月10日,全球最大的芯片设计自动化企业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区域总部宣布落户南京江北新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会见新思科技中国董事长葛群一行。预计今年底前新公司将完成企业注册。
张敬华对这一项目的落户表示欢迎和祝贺。他说,南京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教和产业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江北新区是南京和江苏发展新的增长极,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正在打造集成电路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思科技区域总部的落户,必将进一步推动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打造和延伸。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营造优良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江北新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葛群表示,近年来,新思科技在中国的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在8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南京区位优势明显,科教优势和产业基础好,是区域总部的最佳选择。我们将在南京进一步集聚资源,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龙头企业一起,努力将江北新区打造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高地。
新思科技是全球电子和芯片设计自动化的领导者、全球第一大集成电路接口类ip提供商,在软件质量和网络安全领域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成立31年来,新思科技的技术一直深刻影响并推动着包括移动计算、智能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信息安全在内的科技创新和应用。
4、中国这一制造业核心产业如何迅速崛起?
来源:宁南山 集成电路产业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汽车是人类第一大工业,中国在汽车领域和先进国家差距很大,但是我们至少做了一件对的事情——我们把大部分的汽车生产转移到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外资车企,在中国销售的车辆都是在中国制造。我们至少可以获得制造这个环节的部分收益,注意,只是部分收益,因为要想真正赚钱,必须自主品牌不可。
在集成电路产业,我们需要的集成电路大部分是在境外制造。在中国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三大环节之中,制造目前是最弱小,差距最大的部分。
在世界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总的来说中国台湾最为强大。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icinsights统计,2016年,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代工厂商为:
世界第一:台积电营收为294.88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59%;
世界第二:美国格罗方德的营收为55.4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11%;
世界第三:台湾联华电子的营收为45.82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9%;
世界第四:中国大陆中芯国际的营收为29.21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仅为6%;
世界第五:中国台湾力晶科技的营收为12.7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3%;
世界第六:美国tower jazz营收12.49亿美元;
世界第七:中国台湾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营收8亿美元;
世界第八:中国华虹半导体,营收7.12亿美元;
世界第九:韩国dongbu hitek,营收6.72亿美元;
世界第十:德国x-fab,营收5.1亿美元。
我国最大的中芯国际排在世界第四位,和格罗方德、联电一起处于第二集团,三家的销售额在30—60亿美元之间。
第一集团只有一家,也就是台积电,销售收入遥遥领先,超过全球其他所有代工厂的总和,达到294.88亿美元,每年净利润高达100亿美元。
台积电是中国台湾绝对的镇岛基石,在中国台湾的股市,台积电的市值占到了全台湾的16%--18%,另外一家仅次于台积电的台湾第二大市值公司是鸿海集团,不过也大家也知道,鸿海经营重心其实已经到了大陆。
不过这个纯代工厂的排名里面没有三星和英特尔,因为这两家是idm厂家,如果单看制造的营收,三星和英特尔都比中芯国际多,所以中芯国际要退到世界第六位。
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中国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就是中芯国际,当然在世界前十里面中国还有一家,就是上海的华虹。但是华虹过去三年发展缓慢,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这个领域的台积电,英特尔,三星三巨头,另外加上格罗方德,在技术上呈现遥遥领先的态势,其他公司只能苦苦追赶。
集成电路制造,是砸钱的产业,对先进制程的投资非常大,大到什么地步呢?
就以台积电2017年宣布将在中国台湾南部建立的3纳米工厂为例,投资预计200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只是个概数,但是投资的量级我们已经知道了。
要知道对追赶者来说,这么大的投资下去,最后要是钱收不回来,即使是对中国这样的大国,上百亿美元也不是小数目。以2016年为例,集成电路方面的资本支出,三星是113亿美元,台积电是102.5亿美元,英特尔是96.25亿美元,都是每年百亿美元量级。
我们看到新闻说,中国猛砸千亿投资芯片产业,其实远远不够,业界巨头一年的资本支出就有六七百亿人民币,注意这还只是资本支出,研发支出还要另算。
华虹宏力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的营收增长为14,-2%,10%,三年增长了23%,营收从6.65亿美元增加到7.12亿美元,相对于这么小的体量来说,增长太慢了。
这个体量对于国际巨头来说,也不值得一提,即使在10年内提升10倍,也远远无法和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去比。
另外一个就是技术水平了,华虹宏力的最高水平制程,只有90纳米。华虹有3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主要产品都是为类似电源管理ic,射频器件芯片等代工。例如华虹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卡(包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社保卡、手机sim卡、奥运会门票、世博会门票、金融ic卡等)ic的代工厂。
华虹宏力目前的资本和技术力量都不足以参与主流玩家竞争。
中国要想实现追赶,集中力量优先把营收2016年已经做到29.2亿美元的中芯国际扶持起来才是王道。实际上,中芯国际真正的做起来之后,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半导体制造技术人才,也会间接带动华虹等其他中国芯片代工厂的发展。
当然,除了中芯国际以外,中国还有另外一家先进制程工厂,就是上海华力微电子。我们看下下图中国最大的十家集成电路制造商,除开在中国大陆设厂的外资企业以外,只有5家: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和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华润微电子大家可能感觉很陌生,该公司在华润集团旗下,2016年营收有56.7亿元人民币,这家公司拥有从设计,制造和封装的全流程集成电路能力。有设计公司4家,晶圆生产线4条,封装生产线2条。其工艺水平为0.5微米到130纳米,可以说远远落后市场主流。这家公司只有低端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能力,但是可以在半导体照明,mems,电源管理等领域应用。目前看,其无意也无力参与高水平竞争。
另外还有个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该所属于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为我国航天和军工事业提供科研和制造服务,是一家事业单位,未参与市场竞争,主要是保证我国国防和航天集成电路制造的自主化。
因此看先进制程,华虹宏力,华润微电子,西安微电子都排除了,只有上海华力微电子和中芯国际才是中国制造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希望。
上海华力微电子目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是我国集成电路制造909工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