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减少汽车激增
2007年1月1日广州开始禁摩。当时佛山摩托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全国第一,号称“摩托车之城”。2010年,佛山关于《加强我市摩托车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外公布,宣告并拉开限摩序幕。
从那时起,佛山摩托车数量急剧下降。据公开数据显示,佛山市自限摩以来,摩托车保有量由最高峰的133万多辆降至现在的64万多辆,降幅达51.8%。涉摩交通事故呈每年下降趋势,禅桂新限摩区域涉摩“飞抢”案件已得到了根本的遏制。
然而与此同时,佛山汽车数量激增,至2013年底已达135.5万辆。其中从2010年到2013年间,佛山新增汽车上牌量约为64万多辆。从2010年至今,佛山已连续保持4年新车上牌量超过15万辆。按照这个增长速度,4年后将会迈进200万辆汽车保有量的行列。
——据羊城晚报报道。
佛山人的收入水平其实远远未到人人买汽车的地步,买了也是被政府禁摩政策逼的,禁摩政策也是造成拥堵的最主要根源。往刘领导回头是岸,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加强摩托车管理,逐步减少摩托车使用量,建设低碳、环保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城市升级的大方向。随着城市的发展,摩托车过度发展给城市交通秩序、交通安全、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市民生活等方面带来大量问题,逐步淘汰成为必然。我市在科学论证及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采取逐步限制摩托车发展的政策。主要原因如下:(一)加强摩托车管理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大趋势。绿色交通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具有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特点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我市摩托车的过度发展既制约了公共交通的发展,还带来了严重的废气和噪音污染:一是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资源,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成为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据我国交通领域著名学科带头人王炜教授测算,在动态交通中,单位乘客(人均)乘坐摩托车以30公里/小时计,占道面积33平方米;小汽车以40公里/小时计,占道面积80平方米;大型公交车以20公里/小时算,占道面积1.5平方米,摩托车占用的道路面积竟是公交车的22倍。二是市民过分依赖摩托车出行,导致公交出行率偏低、营运成本大、效益低,难以扩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交通的发展。非法营运摩托车的大量存在,也对公交营运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三是我市摩托车数量巨大,并且有部分进行高速度、大排量的改装,能源消耗量大,成为产生交通污染的主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据美国权威部门测定,摩托车单位乘客(人均)污染物排放量是公共汽车的27倍,是轨道交通的40倍。能耗比若以轨道交通基数为1,则公共汽车为2,摩托车为5,小汽车为9。因此,我市要加快发展绿色交通,必须优化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推进禁摩,适度引导私人小汽车有序发展。(二)加强摩托车管理符合人民群众追求富裕安康生活的大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注重人身安全、实现富裕安康生活,已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优先追求的价值目标。然而摩托车是一种高危交通工具,虽然方便,但很不安全,驾驶者随时面临着极大的人身安全风险。据统计,2008年,在全市交通事故中,涉摩交通事故3661宗,占总数的64.87%;死亡409人,占总数的53.53%;受伤4667人,占总数的72.17%,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数的39.64%。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摩托车进行“两抢”等违法犯罪活动。据统计,在禁摩前的几年里,禅城区发生的刑事案件中,涉摩案件达到4成,在“两抢”案件中,95%以上与摩托车有关。这些治安案件不仅给受害者本人造成物质损失、人身和精神上的伤害,而且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因此,摩托车已不适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我市人民群众追求富裕安康生活的大趋势。禁摩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大举措,也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珍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职责所在。(三)禁摩符合国内众多城市构建交通新结构的大趋势。调查显示,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都把禁摩作为构建城市交通新结构、建立城市交通新秩序、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
建议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如公交、公共自行车、出租的士、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购买小汽车不是唯一选择。
2014-09-03 0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