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高晏刚好100周岁,而在这之前,嘉兴市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为她过了百岁生日。听说老人身体健康,记者特地登门拜访老人家。听到记者进屋的脚步声,她赶忙起身迎接。
百岁老人和她的孝顺儿子
退休前,高晏是嘉兴二中的数学教师,退休之后她读了老年大学诗词班。在完成了老年大学的学业后,高晏喜欢在家看看报、读读杂志,“她每天都要催着我去楼下的报箱把新鲜的报纸取上来,从第一版读到最后一版,连角角落落都不肯放过。”高晏的儿子陈翔今年69岁,搬来与母亲同住,照顾母亲生活起居已有近20年。
生活能自理
“她每天的生活谈不上有规律,觉得怎么舒服自在就怎么来。”陈翔说,母亲一般早上起得不会太早,吃完早饭差不多10点钟光景。
高晏起床后能自己完成穿戴衣物、叠被子、洗漱、梳头、吃早饭等一系列步骤,“可以说她自己管自己管到了100岁,这也是她的福气啊。”陈翔说,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记者跟老人交流起来并无大碍,谈到年轻时的工作,老人谦虚地说:“我做的都是些愚钝的工作,微不足道。”
老人的餐桌上和床头放着许多报纸,每天读报几乎是老人的唯一爱好,“我母亲97岁时做了白内障手术,现在眼睛比我还好呢。”陈翔笑道,她每天都要看《南湖晚报》,有的时候后半夜睡不着了就拿起枕边的报纸信手翻翻。
“像她床上的被子,如果遇到有太阳的日子,她就会自己捧着到阳台上撑起竹竿晾晒,好几次楼下的邻居看到了都夸她厉害。”陈翔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老母亲的手帕、袜子、内裤等小件衣物都是她自己洗的。
百善孝为先
高晏育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我的一个妹妹常年生活在深圳,姐姐已70多岁,我跟母亲住在一起,她睡大房间,我睡在隔壁房间。我们在老母亲的隔壁又租了一套小房子,我妻子和孙女在住,就是为了照顾老人方便些。”陈翔说。
陈翔去年遇到一场车祸,左腿行动不大方便,平时主要是他的妻子在买菜、烧饭,“我老母亲喜欢吃荤菜的,蔬菜都是我硬夹到她碗里的,很多人都来问,她到底有什么养生秘诀?在我看来她没啥秘诀,就是随着性子来,开心就好。”
老人卧室的墙上有一幅长约一米的十字绣,黑色的“延年益寿”4个大字和一个大红色的“寿”字看上去相得益彰,这是老人的亲戚专门送来的。“家人给她过百岁生日时买了只蛋糕,买了些长寿面,还分给邻居们,珍贵的照片也留下了不少。”陈翔说。
老人对于穿着很有主见。“我们总希望她衣服穿得鲜艳一些,比如红色、橘红色、玫红色等,但她就是喜欢黑色、藏青色等一些暗沉的颜色,我们也只好由着她的性子来。”陈翔告诉记者。
从聊天过程中,记者也能感受到,高晏是一个为人低调、性格谦和、勤俭节约、思想保守的老人,这恐怕与她生活的年代与职业背景有关。
拜访的人不少
现在,高晏除了理发、修足会在儿子的陪同下出趟门之外,其余时间基本不出门,但登门拜访她的人不少。
“我母亲从1980年开始就住在这里了,所以她的一些学生会来看望她。不久前,一个班级召开同学会,3个学生代表来家里看望了她,她很激动。”陈翔说。
“很多学生的名字我已记不起来了,但看到他们还是很开心,我并没有做什么,谢谢他们还想着我。”高晏一脸慈祥地说。
去年,秀州中学为高晏举办了一场百岁生日宴,“学校的退休教师一起为高老师过生日,一起唱生日歌,切蛋糕,气氛其乐融融。”秀州中学的金老师告诉记者。
今年,嘉兴市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又给高晏举办了一场庆生宴,“今年的这场庆典搞得特别喜庆热闹,凡满70周岁的退休教师、满50周年金婚的退休教师以及百岁老人高老师一起进行了一场联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市退教协会秘书长徐志英说。
老人健康长寿,是儿女们的福气。祝福老人,为孝顺儿女点大拇指!
南湖晚报记者 韩瑜超
(来源:南湖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