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朋友来约,说去乡下看油菜花,上山挖笋,然后吃个农家乐。
孩子一岁以前,很少和老公出去浪了。婚前计划的一年两次的旅游,基本也没有执行过。现在孩子大点了,自己会走了,坐在安全座椅也不会哭闹了。所以这次去乡下想带着他一起去的。我觉得孩子还应该多出去看看,长长见识。
但把事情和婆婆一说,她有点担忧。觉得乡下虫子多,到田里去,小孙子的脸肯定要被咬的。他哥哥有一次去乡下玩,就是因为蚊虫叮咬,然后过敏了。所以婆婆有这方面担忧也是能理解的。而且她还担心山上不安全,怕我们两个大人照顾不到,从山路上滚下去,有个磕着碰着。
孩子一直是婆婆在带,他担心孩子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是从小养大的,感情不一样。说句实在的,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还没有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长。
最后,我们还是把孩子带去了。孩子在那里玩的也挺开心的,在城里,很少能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田了。还有挖笋,他也觉得很新奇。
两代人的教育,多多少少有些代沟吧!相互交流最重要。
当然出去好啊
肯定出去好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肯定出去好啊,现在想想童年美好的回忆都是在田坂里的时候。
不要把孩子在温室里培养
我打算再热一点带孩子去田坂里抓泥鳅
婆婆又登场了
现在小孩子 学业繁重,出去玩 也不顺心,哈哈
好吧,带婆婆一起去吧,老人也要出去见见世面
温室效应这么严重 以后还得了
出去的孩子比较活跃
看东西
看事物
不一样
现在的孩子,惯得厉害,咱们稍微说一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帮老啦。
行万里路,需要读书配合。不然就是快递员。
跌高大大
人其实就是大自然的产物,所以需要多亲近大自然,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
我家一直散养
多出去走走,虫子什么的这些自己想办法弄点措施就好了,整天在家闷坏了,我闺女就是放养型,现在越来越活泼了,之前一直都不喜欢陌生人的,现在不会了,就是太会玩了!从她6个月起我们出门旅游远远近近也带着走的,除了出国那次,和婆婆好好沟通就行,坚持自己的观点,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出去好,别老担心什么山里脏啊有虫啊,其实从小就要增加点小孩的抵抗力,免疫力强了以后才不容易生病。
小孩子还是要多给他出去走走的
这样对孩子的性格什么都好
老呆在家里的孩子很内向,以后长大了人际交往不好
绍兴这么点地方还分城里乡下
无论是商场,还是农田
带出去多
总比在家里呆着好
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都需要接触
我们当父母的,尽量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接触最多的知识面
纸上谈兵的事,尽量少做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田里长大的
小孩子外面多走走总是好的,我记得我小孩七八个月去外边,看见高楼大厦霓虹灯,或者比较高大壮观的物体,已经会撅起嘴巴喔,喔的惊叹了。
小孩子要多玩多看
小孩子肯定要多带他们出去走走的
不要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特别是男孩子,磕了碰了不是很正常…多带出去见见世面的好
当然是出去走走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总结:得先有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