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物派:自媒体时代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值钱

互联网赋予了我们一个信息充裕的世界,这种过分充裕的局面,导致我们获得各类海量信息就像获得空气一样轻而易举并且不必付出任何的代价,这就是互联网信息时代赋予我们的得天独厚的权利——“免费和浪费的权利”。回想一下,我们一天不劳而获着多少免费的“午餐”:免费用百度或360各类搜素引擎搜索着海量免费的信息,免费听着在线mp3,免费看着在线视频电影,免费玩着在线游戏,免费下载着各类在线开源软件……如果真正有一个堪比天堂的共产与共享社会,那就是“互联网”。
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在他著名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构建过这样一个需求的金字塔:在“需求层次”金字塔的底部是物质需求,如食物和水,在此之上是安全。更高一层则是爱和归属感,而后是尊重;居于整个金字塔顶部的是“自我超越”,即对创造力等精神需求的追寻。
正如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和社交群体完成了我们对于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博客和微博等意见领袖实现了“尊重”的需求,而百科、知道和现今各类开放应用商店等的创造者则实现了“自我超越”的需求,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能找到一块自己的价值领土,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需求层次为上安之若素。
“一旦用户对基本信息和娱乐的渴望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变得更加挑剔,而且会使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创造的精神愉悦激励下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生产者,从信息需求底部的索取者超越成为信息需求顶部的创造者。”nitc最高执行官廖洪发说,“这使得充裕的基本信息更为充裕,昂贵的匮乏信息也逐渐充裕并且变得易于获得,这也是web2.0时代对于整个信息社会最为杰出的贡献。”
这正如nitc所提倡的免费和开放的精神带来的客户更高价值的创造回报一样,nitc利用数字时代的边际成本递减优势为客户创造了一个完全免费的资源共享平台,而作为回报,客户则免费创造出更高价值的内容来丰富nitc平台的价值。
在这信息充裕的互联网时代,创造者和索取者的界定已模糊地无法单用“专业技能”来衡量,谁能支配更多匮乏的时间与精力,谁就是价值的创造者,而没有更多时间与精力的人则大可以理所当然的当个免费的索取者,取之无尽,用之无穷。
web2.0时代已无法单用货币来衡量信息的价值,当信息变得充裕和允许浪费,人们则转向更为稀缺的上游价值——“影响力经济”
因此,自媒体成就的社交大国虽本是无心插柳的“涂鸦之作”,发展至今,却已是“有意造林”的必然结果,相比于各类自媒体的巨额估值(且不论这估值是否存在泡沫)的有形货币经济规模,其造就的隐形的“影响力经济”规模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不妨借用杰森.科特克的“汉堡经济衡量法”来评估自媒体用户影响力的经济规模:
各类自媒体现今拥有超过10亿以上的用户,且平均每位用户有200位朋友。要想与别人成为朋友必须双方均表示赞同,因此实际上平均起来,每位用户只拥有半数朋友关系。一个超级汉堡零售价约为29.8元,这意味着每位用户的友谊约合10个超级汉堡,或则说298元。接着出现以下公式:
298元/用户 x10亿以上用户=2980亿以上评估价
(汉堡王经济衡量法是来自于2009年初“汉堡大王”举行的一次颠覆传统市场营销的另类宣传模式。参与该活动的facebook网站会员只要他从facebook好友列表中删除10位好友,就有机会得到一个免费汉堡。因此我们推理出公式:1个汉堡=10个facebook好友,而每位facebook用户的100个好友关系=10个汉堡)
这个是对于自媒体用户影响力经济规模的保守(或者在某些人看来很荒唐)估算,其实影响力所能创造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货币所能衡量的市场,这也是web2.0时代的众多草根意见领袖如此受商家青睐的原因。
下一期我们再来讲《自媒体时代,比起用户数和阅读量10万+更重要的是什么?》
影响人物派,专注于人物影响力的塑造和开发。欢迎更多的人物影响力塑造机构加入我们,一起为人物影响力的研究事业群策群力。
影响人物派自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