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5款返还型重疾险对比

社保改革依然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自己的养老感到焦虑,但说给自己配置养老保险又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除了保险行业里的养老年金险、养老寿险以外,奉行“生前见钱”理念的返还型重疾险也可以成为养老补充的一个方案。重疾险肯定是优先配置的,那么让这个必然要配置的重疾险去承担一部分养老责任,不是两全其美了吗。
一、返还型重疾险行业现状
当前中国市场上的重疾险几乎全部包含了身故责任,广义上都可以认定为是一种返还设计,因此真正的返还型保险已经不再是市场上的主流。现在保险行业里还在销售的重疾险产品中有75%~80%属于消费型重疾险,另外20%~25%属于返还型重疾险。但是死后见钱和生前见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真正意义上的返还型重疾险依然有非常明确的定位,返还型重疾险的双重价值是消费型重疾险所无法取代的。
早期的返还型重疾险设计是到约定期限后,若没有发生重疾出险事故,那么返还已缴保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直到终身。这种保障终身的返还型重疾险属于“终身返还型重疾险”,这种设计理念就是让客户觉得自己没有亏本,返还的已缴保费并不能抵消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通货膨胀的损失。保障终身确实是个优势,但“生前见钱”的理念并不突出。
现在的返还型重疾险设计是到约定期限后,若没有发生重疾出险事故,那么返还保额,保险合同终止。这种有限保障的返还型重疾险属于“定期返还型重疾险”,这种设计理念更加突出“生前见钱”的理念,满期返还的钱比已缴保费要多很多,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通货膨胀的损失,在年老之后收到这么一笔跨越时间的钱可以确实的作为养老补充。
目前保险行业里的消费型重疾险是主流,很多保险公司甚至都没有返还型重疾险,我把市场上还能找到的返还型重疾险整理了一下,做个对比,一共是15家保险公司,35款返还型重疾险。返还型重疾险有两个价值,一是重疾保障的价值,二是养老补充的价值。这35款返还型重疾险的对比就从重疾保障的条款、费率和返还力度三方面来做比较。
二、返还型重疾险的条款对比
重疾保障条款对比首先对比的是赔付条款。
现在重疾险的重症肯定都包含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发布的25种高发重疾,这25种高发重疾的名称、定义和赔付标准完全一样,这是保监会的规定,那么对比重疾险的重症条款重点就不是重症数量,而是重症赔付次数或特定加额赔付等重症加权条款。现在多次赔付设计的重疾险是主流,特定加额赔付设计次之,限期设计和分红设计等已经不入流了。重症多次赔付的返还型重疾险有5款,特定加额赔付的返还型重疾险有6款,限期设计的有4款,分红设计的有2款。
现在大部分重疾险都包含了轻症责任,轻症条款的对比也是放在重中之重。保监会没有规定轻症条款的设计,但各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促使大家都尽量优化轻症条款,其中“高发轻症覆盖率”就是对比因素之一。目前的高发轻症包括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包含原位癌),轻微脑中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介入手术、主动脉内手术、视力严重受损、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一共是这8个高发轻症。最好当然是能完全覆盖这8个高发轻症。这35款返还型重疾险有14款是完全覆盖高发轻症的,有9款根本没有轻症责任,还有12款的轻症责任不完整。
有重症多次赔付条款或特定加额条款,且高发轻症全覆盖或少1个的返还型重疾险有9款,赔付设计“优”,标蓝;
有其他加强条款或没有加强条款,且高发轻症全覆盖或少1个的返还型重疾险有13款,赔付设计“良”,标绿;
没有重症多次赔付条款或特定加额条款,且高发轻症责任少2个以上甚至不包含轻症责任的返还型重疾险有13款,赔付设计“中”,标红。
然后对比的是次要条款。
等待期最短90天,之前的重疾险等待期长达一年,等待期当然是越短越好,但如果条款和费率都很不错的话,180天的等待期也不是不能接受的设计。但365天的等待期就有点太长了。
重症多次赔付设计引申出的多次赔付间隔期,最短180天,最长1年。和等待期一样,不是关键条款。
重症数量和轻症数量也是次要因素,重要的重症赔付条款和高发轻症覆盖率在之前已经比较过了。
重症豁免和轻症豁免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多次赔付设计的重疾险来说。假如不幸罹患轻症,那么轻症豁免条款就会免去后续保费,但并不影响满期金的返还。轻症豁免条款还是很有价值的。
多次赔付的重症都是分组的,多次赔付的轻症有些是分组的,有些是不分组的。不分组的会更好一点。
虽然这些返还型重疾险都包含了身故责任,但其中有3款赔付的是已缴保费,其他32款赔付的是保额。身故赔付已缴保费的设计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身故责任,这可以看作缺失责任。身故赔付已缴保费的是中国太平的美好安康,新华保险的健康无忧b,以及阳光保险的安享人生。
三、返还型重疾险的费率对比
重疾险根据性别、年龄、保额、缴费期、返还期的不同,保费会有相应变化,以下按照30岁男性和30岁女性为例整理的一份费率对比,年缴保费对比的是年缴保费最低的那款方案。有5款方案设计了30年缴费期,一般来说,保障型保险的缴费期越长越好,因此对比费率的方案有40款。
年缴保费对比在100%~133%之间的,费率较低,性价比较高,标蓝,30岁男性有17款,30岁女性有16款;
年缴保费对比在134%~166%之间的,费率一般,性价比一般,标绿,30岁男性有12款,30岁女性有12款;
年缴保费对比在167%以上的,费率较高,性价比较差,标红,30岁男性有11款,30岁女性有12款。
费率对比的意义不仅仅是比较哪个方案更便宜,费率如果高了50%,那就意味着同样情况下,费率较低的方案可以多赔付50%的钱。费率就是真金白银的钱,不仅仅是能省多少钱,也代表了保障力度。
四、返还型重疾险的返还力度对比
返还型重疾险无论交多少保费,最后总会返还的,返还的满期金和总保费之间的比值可以很直观的对比返还力度。虽然交的保费会返还,但如果只是交多少还多少,那么货币的时间价值损失就是完全的损失,所以返还的满期金一定要超过已缴保费才可以,至少要达到120%的返还率,超过130%返还率的那就更好了。根据返还率的差别,对这40个方案也进行了优良中的划分。
五、综合对比
作为补充养老的返还型设计,法定退休年龄在65岁,平均寿命在74岁,返还年龄在70岁以下的才能算作养老补充,80岁了才能拿到的钱不能算作养老补充。
返还年龄、赔付设计、费率、返还力度这四项至少都在良以上的有6款,分别是:
泰康的e享健康
泰康的健康1+1
工银安盛的御立方三号
工银安盛的御立方五号
前海人寿的馨至尊保
百年人寿的康悦一生
其中工银安盛的御立方三号和御立方五号的四项都是优,是综合对比最好的返还型重疾险。御立方三号和御立方五号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御立方三号不包含轻症豁免,御立方五号不但包含轻症豁免和重症豁免,还包含了一个投保人意外身故豁免,而且20年缴费的御立方五号的返还力度也达到了180%的程度,这相当于一个年化收益2%的长期投资了,中国银行现在的基准利率才1.5%啊。
最值得推荐的返还型重疾险是御立方五号,次选是御立方三号、e享健康、健康1+1、馨至尊保、康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