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一生中是很重要性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父母仍然毫不犹豫地、随意地用他们那一套错误的方法在影响着孩子,今天辅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下家庭教育时毁掉孩子的五种错误做法。南京家教网说,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感的关键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
1、因"捧"而被毁掉的
这类孩子往往是独生子女,且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孩子出生后,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爷爷奶奶的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捧"!
说得详细一些,就是:只要孩子在学习上或其他方面略有一些好的表现--这种表现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根本不会引起关注--爷爷奶奶就能夸上天。久而久之,孩子在心理上就会形成"我是最优秀的"这么一种虚假的错误的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一旦形成,改变极难!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变得自我膨胀,就会出现这么一种十分荒唐的局面:孩子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做什么,不论做得多么糟糕,他都需要人们给他一个"你是最棒的"评价;
如若不然,他就会对评价者心怀忌恨!由于这种病态心理的根深蒂固,就是面对老师、面对其他长辈的客观评价,这种孩子也不能接受,他依然要对评价者不依不饶,家庭教育的六个重要理念。
常言道:惯子如杀子,而捧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无数事实证明,这种孩子不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走上社会,最终的结果是:很难融入集体、很难融入社会,最终在郁郁寡欢、孤芳自赏中一事无成。
2、因"惯"而被毁掉的
"惯"和"捧"有类似的地方,这就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态度都是溺爱,区别在于"捧"是以不切实际的虚假的夸赞教育孩子,"惯"则是以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种种愿望为主要教育方式。
"惯"给孩子树立的自我意识是"我就是公主,或我就是王子,或我就是国王"这么一种虚假的自我意识。同"捧"出来的孩子一样,这种观念在孩子心目中一旦形成,同样难以改变!
这种自我意识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变得"欲壑难填",变得自私自利,变得唯我独尊,变得目中无人。这样的孩子其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更悲惨。
3、因父母之间的经常吵闹而被毁掉的
家庭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施加的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笔者主张的"生活教育"因此,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反,父母之间如果经常吵闹,甚至打闹,对孩子的心理、性格的形成无疑会起到负面的影响。从我们能看到的许多这样的案例来看。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这么三个很显着的特征:一是脾气暴躁;二是不喜欢学习,学习上吊儿郎当;三是成年后,怕结婚,结婚后,婚姻生活很不幸福。
4、因父母的不负责任的离异而被毁掉的
这方面的案例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相信许多人都见到过,或听到过。夫妻双方离婚,孩子或成为单亲孩子;或被爷爷奶奶抚养,成为隔代抚养的孩子;或成为没有亲人扶养的孤儿,孩子真正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对于这种孩子来讲,不论以后会取得怎样的成功,但成长阶段的自卑、孤独、怪癖是不可避免的心理疾病,这些心理疾病即使孩子到了成年,也很难从根本上治愈;而且有些严重的一些,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5、因父母的毫无节制的唠叨而被毁掉的
许多案例证明,父母无休无止、没有节制、没有原则的唠叨是毁掉孩子的一把看不见的刀!这种情况在参加中考、高考的孩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为什么会是这么一种情况呢?根本原因是毕业班孩子升学竞争压力大,心理上本来就已经很烦躁,家长如果再唠叨个不停,最终会让孩子本就不够坚强的内心崩溃,最终导致孩子一事无成。
因此,读到此文的各位家长们,如果你们当中谁有这种毛病,那就从今天看到本文的这一刻起,立即改掉!只要家长改变了,孩子自会健康成长、愉快学习。
在家庭教育中,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需要父母倾注大量的心血、熬去大量的时间、花费大量的金钱,但毁掉一个孩子却如同走下坡路一样容易,在不经意中就形成了。因此,作为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你能不慎重吗?
家庭教育乃任何一个家庭都避不开的一个话题,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从而使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本文所谈,可资借鉴。
以上就是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时毁掉孩子的五种错误做法”若想了解更多关于教育政策,学习资讯、学习方法及育儿方法,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