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震业,这十年 | 威震津门的田径“三冠王”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土生土长的绍兴孩子,身体条件并不出众,也并非出生于田径世家或体育世家……但是,经过县、市、省和国家队10余年的锤炼,他,迅速成长为中国田径短跑的新领军人物,成绩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小伙子,就是威震津门的“三冠王”谢震业。在天津全运会期间,本报记者先后采访了谢震业本人,他的启蒙教练、省队教练、国家队队友等众多人士,试图了解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之路。他的成长和成才的经历,或许对家庭、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培养优秀人才有所启发。

“今天我还能跑出这样的成绩,要感谢我的省队教练陶剑荣。因为之前的100米决赛,强度挺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机能的疲劳度很高,200米预赛跑下来,感觉肌肉明显很酸,腱肌有些吃不消。这两天,教练一直劳心劳力地帮我进行恢复,所以最后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他已经是两个孙女的爷爷了,却还一直跟着我跑,他身体也不是很好。从2007年到现在他一直跟着我,督促着我。真的蛮感谢他近十年的培养,离不开他的辛勤付出……”
——谢震业获得天津全运会200米冠军后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这样认真刻苦训练的孩子,真的很少见
9月8日早上6点50分,天津开往杭州的G51动车即将发车,身穿红色T恤的陶剑荣提着拉杆箱,与二三十名浙江田径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车厢。这次天津之行,他的行李箱里多了两枚金牌,因为全运会颁奖制度的改革,让他能够与谢震业一同站到最高领奖台上,这对于他做教练近40年来是首次。“这样的改革好,也体现了对教练员工作的尊重。”他微笑着,说话时带着那沙哑的丽水嗓音。在动车组的车厢里,陶剑荣的思绪慢慢回到了以前。
40多年前,他曾经也是一名国家队的田径运动员,在他24岁那年,因为心脏问题,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他不得不退役,当起了田径队教练。“在我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这么年轻就当教练的。”陶剑荣对记者说。陶剑荣还有一个弟子,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田径界曾经的短跑领衔人物,叫郑晨。1987年,郑晨在全运会上创造了百米10秒28的纪录并夺冠,在随后的七八年里,郑晨几乎垄断了中国男子百米这个项目。在郑晨退役之后,陶剑荣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浙江的田径短跑再次崛起的人,直到他遇到了谢震业。
“谢震业是我退休前最后一个弟子,2007年的时候我把他招进了省队。当时绍兴招了一批比较好的田径运动员,有一个老教练(原国家队短跑组教练应水根)退休之后在绍兴工作,他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看看。当时谢震业表现也不是很突出,但是我看他的生理形态还行,年纪也比较小,只有14岁,就让他留下来试试。在后来的训练过程中,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小孩潜能和品质各方面都不错,是颗好苗子。”陶剑荣说。
其实,谢震业进入体训的时间是在2005年前后,由原绍兴县少体校校长王幼荣和鲁迅中学体育教师王顺法将其招入。在天津全运会期间,两人也来现场为谢震业加油。王幼荣说,2005年前后,因为绍兴县少体校停止招生,将训练放在了各个学校中,其中鲁迅中学教师王顺法承担了绍兴县田径队的训练任务,谢震业就是两人从湖塘小学招来的。“当时我们去招时,谢震业正读小学五年级,他的身高已长到1米70左右,其他条件也不错,但我们发现他有个特点,就是脚特别大,像个成人一样。”王幼荣说。从事田径选材多年,短跑选手的脚一般都比较小,因为与跑道的接触面越大就需要消耗越多的时间,不像游泳运动员,脚越大越好。但两人还是将谢震业招到鲁迅中学训练。
2006年前后,绍兴市体校聘请了原国家短跑组教练应水根。应水根到鲁迅中学的田径训练点选苗子,老教练一眼看中了身材较高、跑步节奏感好的谢震业,于是将他选拔到市体校训练。经过短短半年多时间,谢震业的进步很大。市体校校长叶家琦说,那年备战台州省运会,市体校教练组还将他带到新昌集训。一年后,应水根将谢震业推荐给了省队教练陶剑荣。
陶剑荣说,挑选运动员苗子,并不一定要看他身体素质有多好,因为小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太明显。但训练一段时间后,有经验的教练员会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内在的东西,那就是对运动的喜爱,对运动的理解能力,还有刻苦训练的精神。谢震业就是这样一个人。“当初送到我这里有两个孩子,另一个孩子比谢震业的力量还要好,但训练了一段时间后,进步没有谢震业大,最后也回去了。”他说。
说起谢震业的刻苦,陶剑荣说,有一件事让他记忆深刻。2008年,谢震业刚刚在省队训练了一年多,有一次放假回绍兴参加运动会,在跑100米的时候,髋部不慎受伤。“髋部是躯干的重心位置,如果这个地方受伤,躯干向前移动的话,那会受很大的影响。当时队里的意思是,他来的时间也不长,年纪这么小,又受伤了,想让他回去读书。但是我看谢震业各方面都很优秀,不愿意放弃他,就跟领导说了,让他先治疗,再给他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恢复。”
康复训练时,谢震业没有辜负陶教练的期望。“当时我跟谢震业说,历史上很多运动员的康复治疗是很痛苦的,需要非常坚强的意志力。我为他制定了一系列康复计划,告诉他必须按这个要求去做,但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有时候我远远地看着他,一个小伙子,边咬着牙,流着泪,边做康复训练。我做教练这么多年,遇到很多运动员受伤做康复训练,能像他这样咬牙坚持的,很少很少。”他说。
正是因为陶剑荣的鼓励,加上谢震业自身的顽强意志,6个月后他奇迹般地恢复并参加比赛。陶剑荣告诉记者:“谢震业的髋部受伤是骨折,经过短短的6个月恢复并参赛,而且成绩仍能大幅度提高,这在运动史上很少见。”一年多后的2010年4月,谢震业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上获得了100米和200米的冠军。随后在7月举行的亚青赛上,他又获得了200米的第二名。2010年8月22日,谢震业入选中国青年队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青奥会,他以21秒22的成绩夺得200米金牌,拿到了中国田径队在青奥会上的首枚金牌,从此“一跑成名”。

“中国田径也是从五六年前开始稳步提升的,这与国家大力开放训练有关,一直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国内外资源,让我们去成长吸收。从2012年至今,我自己最大的改变是理念的创新。之前很多训练(自己一直感到)很茫然,知道在练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练?跑步其实是一门学问,同一块肌肉很难一直发力,起跑、途中跑都用什么肌肉发力,只有掌握了这些科学道理,才会不断进步。另外,成绩的进步,还需要心理能力的提升,在跟高手们的不断竞技中,让我更有信心去突破更高的成绩,不会安于现状。”
——谢震业获得天津全运会200米冠军后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留洋计划的受益者,带着3个问题“走出去”
“谢震业的成长,包括我训练理念的转变,其实首先要感谢浙江省体育局和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留学计划,到国外学习让我们转变了观念,也让谢震业的成绩得到快速提高。”在飞驰的列车上,陶剑荣继续说着他的爱徒谢震业。他说,早在30年前,他曾请教过一名波兰的教练员,并将一些“国际化的经验”应用到培养郑晨等优秀运动员身上,运动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但这样的学习机会不多,直到2011年底备战辽宁全运会前夕,他和谢震业被派往美国学习,这也是省田径队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派出队伍前往国外训练。
原来,浙江游泳队孙杨等队员到澳大利亚集训大获成功,这让浙江省体育局开始考虑,其他项目也可以大胆走“走出去,请进来”的路子。2011年11月,浙江田径队前往田径之国——美国“留学”。浙江田径队一行共10人,包括6名运动员和4名教练员、工作人员。运动员中只有谢震业一个男孩子,其他5人都是女将,训练时间为8周。浙江队选择“驻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的德州农工大学,这是全美最大的公立大学之一。
短跑是德州农工大学的强项。从2009年到去年,该校男女队收获了全美大学生室外田径锦标赛接力和团体的全部冠军,教练团队也很强大,奥运冠军、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梅里特的教练安德斯·贝姆就在此执教,谢震业等3人主要就跟着该大学田径主管教练文斯·安德森训练。
在美国2个月时间里,浙江田径队日常训练计划由美方教练制订和执行,陶剑荣和另一位教练员主要负责运动员的后勤,同时也一起向美方教练学习。“在去美国前,我是带着问题出去的,之前有不少中国的田径运动员出去训练,因为‘水土不服’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他说。因此,在美国训练期间,陶剑荣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来思考:一是美国的训练有哪些先进的理念和手段?二是谢震业目前缺的是什么?三是通过哪些适合与谢震业的手段来提高他的成绩?他认为,最先进的理念,如果不能很好地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也是没用的,关键点就是要“为我所用”。
在与美国教练的交流过程中,陶剑荣和谢震业师徒二人感到都很受益。陶剑荣经常给记者举一个例子是,谢震业原先的步频较快,跑步的节奏感也不错,但步幅相对较小。因此在国内训练时,所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拉大步幅,结果步幅没有多大提高,步频反而降下来了。但国外的训练理念不同,认为首先要保持好自己的特长,就是步频和节奏,然后再顺其自然提高步幅,最后速度就自然上去了。在美国,教练着重训练专项跑的技术、节奏和力量,这几乎成为训练的全部内容。
另外,如150米跑训练,同样是3个150米,中方教练训练的运动员一般会越跑越慢,而外教就会要求第一个150米跑23秒,第二个要跑到22秒,最后一个要求跑到21秒。他们知道在200米的特定强度下,人不可能越跑越快,但只有在平时训练中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到正式比赛才能尽可能保持住速度。
在美国训练,对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也很有帮助。如到美国一周后,谢震业就在微博上晒了一张照片,还配文说:“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照片是谢震业和梅里特在田径场上一起训练的合影。陶剑荣说,能和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一同训练,对年轻队员来说有种很强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他们也会把这个当作动力,自觉学习优秀运动员的职业素养。如美国名将劳伦·威廉姆斯也在德州农工大学训练,她家住在休斯敦,每次到田径场来训练要开近四小时的车。谢震业感叹美国高水平运动员自觉敬业的态度,尽管没有直接师从贝姆教练,但能和梅里特在同一片训练场地上,他已经很满足了。
第一次到美国训练回国后,谢震业成绩提高显著。谢震业参加了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就跑出了20秒77的好成绩,打破了由他之前创造的20秒83全国青年纪录。要不是因为鞋带,他又差点打破全国纪录。随后,在2012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武汉站,谢震业又跑出了20秒65。2012年5月27日,在全国田径大奖赛淄博站 20秒54,平了全国纪录。19岁的年纪,谢震业高高站上了中国男子200米的最高领奖台,并成功拿到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比赛的入场券。
为了培养谢震业,陶剑荣跟随他到国家队、到美国各处去训练,几乎形影不离,直到2013年。“2013年下半年,我们准备带谢震业去美国训练,当时在准备北京世锦赛。之前两年一直在美国训练,一直没体检,老婆劝我体检完再去美国,却没想体检出了大问题,得了结肠癌,后来做了手术。”陶剑荣提起自己的病情,显得轻描淡写。因为他最关心的,还是谢震业的训练。“虽然我不能陪他去训练,但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一直是我们的梦想,生病期间,我们经常通过微信交流,他感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告诉我,我给他修改训练计划。”

虽然现在看看自己的成绩似乎还可以,但真的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发光,还有很大的差距。博尔特、加特林那样的“大咖”,他们能站在那么高的高峰,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一直是一个向前辈们仰望的学习者,并向他们一步步迈进,这是我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方向上我不会有任何的摇摆,我会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
——谢震业获得天津全运会200米冠军后在新闻发布上的会发言
田径列入国家战略项目,在高水平竞技中快速成长
与陶剑荣教练的“单飞”训练中,谢震业的200米成绩突飞猛进,并顺利参加了伦敦奥运会,这可以说是谢震业运动生涯第一次大的突破。而参加伦敦奥运会之后,谢震业又迎来了运动生涯的又一次巨变,那就是加入了国家男子4×100米接力队。
“随着刘翔的退役,中国田径赛项目想要在世界舞台上竞争变得更难,能够进入决赛已非常不容易,因此2012年伦敦奥运会回来后,中国田径队试图从男女接力中寻找突破,把4×100米接力纳入中国田径发展的的一个战略项目。”陶剑荣说。原本这个国家战略项目,他也一同参加,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允许。谢震业与国内一批最优秀的选手一起训练,一起竞争,成绩再次得到快速提升
这支国家男子接力队的主教练由苏炳添的教练袁国强担任,张培萌的教练李庆后来出任助教,到2015年北京世锦赛前,接力队已有8名队员。集体训练除了提升默契,也能带动队员的个人能力。谢震业过去的专项是男子200米,最好成绩是20秒44。起初他跟随袁国强教练练习100米,原本只想把200米的前程速度提高,但一练下来教练发现他天赋不错,于是将重心彻底转移到100米。
集中训练期间,主教练袁国强带着这支队伍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IMG学院进行强化训练,IMG学院被称为“美国体育的蓝翔技校”,一些世界冠军都到这里进行训练。这里,谢震业又实现了巨大的突破。2015年4月15日,在IMG学院进行的一场田径公开赛上,中国飞人参加了男女100米的角逐。其中,在男子100米预赛中,苏炳添和谢震业双双跑进了10秒,谢震业100米跑9.91秒,苏炳添9.98秒,另一名中国选手张培萌10.32秒。不过,比赛赶上了大顺风,风速达到顺风4.1米/秒,两人的好成绩没有被国际田联官方认可为正式成绩。尽管如此,两人的这一成绩还是相当惊人,毕竟中国飞人双双进10秒大关,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去年里约奥运会上,谢震业参加了百米大战,并跑出10.08秒的个人最好成绩,是继张培萌和苏炳添后,第三位有望“破十”的中国飞人。“中国的短跑现在处在最好的时期,原先有我和张培萌的竞争,后来又有了我与谢震业的竞争,原先100米能跑到10秒20多就非常了不起,而现在我们能够跑到10秒左右,而且不仅仅只有我一个。 ”在天津全运会期间,苏炳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谢震业非常感恩国家队的培养,正是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训练,共同竞争,促使他快速成长。如这次天津全运会的百米决赛上,谢震业的起跑做得非常好,几乎与苏炳添同步,这已经不像是一名200米专项出身的运动员。“我的起跑是向苏炳添学的,但跑步的节奏还没有像他那样非常稳定,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的地方。”他谦虚地说。
张培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24岁的年龄能够百米跑出10秒04的成绩,中国在谢震业之前没有过,而这样好的成绩,得益于当前中国男子短跑的竞争氛围。但是,他也对今后表示了忧虑。“全运会后我可能也准备退役了,苏炳添也28岁了,谢震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少了。所以,小谢一定要确立好自己的目标。”“萌哥”对谢震业关爱有加。
“我不会停止我的脚步,即使张培萌和苏炳添退役了,但放眼世界,我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我离博尔特那些‘大咖’还有很大的距离。”在采访中,谢震业回答了张培萌等对他的担心。他的目标依旧坚定,他的动力依旧强劲。
的确,谢震业一直是一个目标坚定的人。早在两年前北京田径世锦赛获得4×100米接力的银牌后,谢震业向本报记者透露了“三个理想”:“第一是希望能成为第一个200米破20秒的中国人,第二是希望能在单项上进入奥运会或者世锦赛这类世界性大赛的决赛,第三就是能站在世界性运动会的领奖台上。而现在,谢震业也许又多了一个“理想”:那就是百米破10秒,创造新的中国纪录。

天赋异禀

顶,绍兴骄傲

成功是可以骄傲的但有多多少少的人在体育竞技上默默付出,捞的一无是处

以后老了各种病痛 运动员不容易啊

任何成功都要靠刻苦和天赋

退役回绍兴应该能进体育局当个官了

柯桥的小伙绍兴骄傲、也是浙江的骄傲希望中国田径在国际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谢震业们再努力。

值得骄傲

湖塘在传。

刻苦,为人谦逊!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浙江省田径中心副主任座位擦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