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来,中国体坛变动频繁,继蔡振华离任体育总局副局长后,体育总局再出新政,国家体育总局向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中国篮协和中国足协下发了一份通知--《中国国家队联合市场开发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将目前各中心、协会下属国家队各自招商的模式,变成由体育总局统一管理并招商,打造一个“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的概念。
体育总局新政策简单说来,就是中国男篮、中国足球、中国乒乓球队、中国羽毛球队、中国游泳队和中国跳水队等将会由体育总局统一管理,统一招商,都叫中国国家队。方案中还提到了青年队,例如中国青年男女篮,未来也在这个大国家队的体系中。
男篮受损?一旦《中国国家队联合市场开发方案》得以实施,将成为中国体育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因为根据方案,未来大国家队招商权益将由体育总局收回,分为10-15个品类整体招商,各个单项队不再单独招商。这其中有两个问题引人瞩目,第一是之前已经签约的赞助商如何解决,第二是这种模式未来的收入如何分配。其实第一个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有消息指出,其解决方案是根据现有合同金额进行赎买,也就是已经签订的合同退钱。第二个问题是将现金收入的80%用于奥运备战、类别占用补偿和存续商业合同赎买,就是得赔第一部分的钱,其余20%用于品牌宣传、赞助商服务等。
国足还有动力吗?实际上,这个方案对三大球(足球、篮球和排球)等关注度高的项目来说非常不利,因为他们不愁找不到赞助商。按照新的方案,整体招商后三大球能分得多少收入,自身收入是否会大幅度降低,目前还是未知数。特别是对于足球而言,奥运会本身就不是足协重点关注的赛事,若是以备战奥运的目的来分配招商收入,势必会极大减少足协每年的财政收入。而这个政策却不影响个人以及俱乐部,那么本来就对国家队赛事缺少动力的国足们,是不是更会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俱乐部的赛事当中呢?
这个政策看似是为了平衡各个国字号队伍的招商收入,让高关注度的项目来带动低关注度的项目,但这却仿佛让人民看到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一起吃“大锅饭”的场景,但别忘了,中国的高速发展则是改革开放才带来的。中国已经发展到2018年了,没想到中国体育总局领导的思想还停留在50年前,完全将中国体育限制在了体制内,无法得到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的中国体育如何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各位网友又是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