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张常环评拟审公示
2014年7月21日环境保护部关于对辽宁抚顺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等40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的公示
15
新建铁路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
重庆市黔江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
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包括正线和相关配套工程。正线起于重庆市黔江区渝怀铁路黔江站,终于湖南常德市石长铁路常德站,新建线路全长340.564公里。工程为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列车运行速度:动车200公里/小时,普通客车160公里/小时,货车、集装箱80公里/小时。沿线新建桥梁171座,长99.17公里,新建隧道96座,长170公里。全线共设置车站12座,其中新建车站11座,改建车站1座,6公里以上的长隧道及5.5公里以上的岩溶发育隧道一次性铺设无砟轨道,其余路段均为有砟轨道。新建6座,利用1座牵引变电所为本工程供电。相关配套工程包括对既有焦柳线改造,新建单线6.45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76.1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8314.5万元,占总投资的2.88%。工程计划总工期5.5年。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1)生态:工程14座桥梁跨越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1座大桥跨越保护区核心区,13座桥梁跨越缓冲区。工程以桥梁、隧道和路基形式穿越湖南龙山印家界省级保护区北部实验区约8.2公里,另在保护区设有1座越行站。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湖南桑植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西界景区1.4公里,隧道进出口位于景区范围外。工程以路基、桥梁和隧道形式穿越湖南龙山太平山省级森林公园非核心区域约2820米,以路基、桥涵形式穿越重庆市黔江区正阳恐龙化石区级保护区的非重点保护区约9公里,距重点保护区最近约1.5公里。主要环保措施:对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线路纵坡、优化保护区内桥隧设计及施工工艺。隧道进出口远离保护区设置,禁止向保护区内水体排污。保护区内水体桥梁水中墩基础施工采取钢围堰工艺。涉保护区路段隧道口附近采取遮光措施,隧道口采取设置缓冲结构等措施。开展建造大鲵仿生态洞穴、增殖放流等生态补偿工作。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取消印家界保护区内越行站。保护区、森林公园内的隧道施工不设置斜井、横洞等辅助坑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禁止捕杀野生动物。施工中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时采取移栽等保护措施。(2)地表水:工程跨越湖南龙山县果利河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拟建野猫河大桥、笔架山隧道进口分别位于湖北省咸丰县二水厂野猫河水库取水口上游约200米和350米。主要环保措施:将野猫河水库大坝处的取水口迁移至笔架山隧道进口上游。涉水桥梁墩台施工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水中墩基础施工采用钢围堰。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设置临时工程。沿线车站生活污水采用SBR、人工湿地等工艺处理,处理后满足相应标准后综合利用或排放。(3)地下水:沿线43座隧道上方有居民点分布。主要环保措施:优化隧道施工工艺。加强涉及居民点的隧道附近地下水监测。(4)声环境:运营期81处敏感点中78处噪声预测超标。主要环保措施:对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米内以及位于包夹区域的41处居民约271户搬迁或功能置换。超标的78处敏感点中,搬迁1处,22处设声屏障,27处设隔声窗,28处采取声屏障辅以隔声窗措施。(5)振动:运营期71处敏感点中5处振动预测超标。主要环保措施:结合噪声治理搬迁振动预测值超标的5处敏感点。(6)电磁:沿线9处敏感点会受到电磁环境影响。主要环保措施:新建牵引变电所均远离敏感目标。对受工程电磁影响的电视用户预留补偿费用。
公众参与:采取报纸公示、网络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共回收有效个人调查表1588份,团体表141份。个人调查表中,99.69%的公众支持项目建设,0.31%表示无所谓,无反对意见。团体调查结果无反对意见。
相关部门意见:(1)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出具了同意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和工程建设的文件。(2)农业部出具了同意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的文件。(3)湖南省林业厅出具了同意项目经龙山印家界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文件。(4)重庆市黔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具了同意项目线路方案的意见。(5)湖南省环保厅经省人民政府委托,出具了同意项目经酉水果利河水源保护区的文件。(6)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出具了对项目经咸丰县野猫河饮用水水源地意见的文件。(7)咸丰县人民政府出具了同意迁建野猫河水库取水口的文件。(8)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湖北恩施州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分别出具了同意沿线拆迁安置实施方案的文件。
黔张常既然不是350级别的高铁客专,不引进南站,将失去张家界交通枢纽地位!!!
国家2011年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规划》,提出建设“两环四横五纵”交通主要通道,规划建设一批相对完善主通道、消除省际断头路、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有重大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和完善张家界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连接重庆、武汉、长沙、贵阳等中心城市的综合运输通道。
中国自清末开始兴建铁路,交通的迅速便利化可以说大大加快的政治和经济的进程。
而铁路建设也在清末民初这段时间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城市版图,众多以传统水运起家的中小城市开始迅速衰落,而铁路发达的城市甚至村镇则迅速崛起,中国历史的城市布局在这一百多年可以说变化剧烈。
外省最大的几次铁路改变历史:
1.京汉铁路经过郑州(郑县)抛弃开封。这条铁路直接让一个县城经过几十年成长后成功地在新中国初期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会。其实京汉过开封更方便,而郑州却要绕路,但开封却因为技术条件落后(通过黄河悬河难度更大)被张之洞轻轻带过。
2.齐齐哈尔因离中东铁路18公里而丢了黑龙江省会。俄罗斯当时在东北兴建铁路时,铁路两边15公里为附属地,所以只好从齐齐哈尔南面18公里掠过。这一掠过加上哈尔滨被确立为中东铁路中心从而改变了黑龙江的省会。
3.石家庄从一小村成功晋升河北省会。河北省会(包括在河北成立的省)是近代历史轮换最多的省会了,北京、天津、保定、承德、张家口都当过,但最后轮到了石家庄。当时是要修太原到正定府的铁路,却因正定府有条滹沱河而怕增加投资,而南移接口到石家庄村。以前是正定府获鹿县振头乡石家庄村,现在正定成了石家庄的下属县。历史真是开了个大玩笑。
4.吉林省会由吉林改到长春。这也是因为长春少山而路线更直,吉林位于山多的地区。之后伪满定都长春,彻底改变了吉林。
5.外省还有很多因铁路而兴的城市,如蚌埠,鹰潭等,不一一细说了。
湖南最大的几次铁路改变历史:
1.株洲因株萍铁路和粤汉铁路交叉而从小镇发展成为湖南第二强市,是中国工业的象征城市之一。
2.怀化因湘黔铁路和焦柳铁路交汇而成为湘西的铁路中心,芷江和洪江则由湘西的府治和码头变为县城甚至管理区。
3.湘黔铁路经过娄底而没走传统路线的邵阳,导致邵阳经济落后了几十年。原因有本书讲过,可以细看看。
4.粤汉铁路从平江改道岳阳,带来了一个湘北门户大城市,平江当然因此成为岳阳的县了。
5.不怕没铁路的城市是常德,石长铁路之前常德一条铁路都没,现在石长也没大用,但常德经济还是常年在湖南前列。
6.现在的高铁布局可能再次改变湖南,但现代社会已经不像当年那样了。所以至于是否会改变,以后才能下结论。
莫摆脑壳,发表你的意见,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