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际铁路:去年的时候终于通车了,大家一片欢呼,网上此起彼伏的高潮声,小编有幸在好友的邀请下,因为需要去湘潭旅游,所以乘坐了一趟。以下来自本人的真实感受。
以前我从长沙西站到南大桥,然后从南大桥到湘潭去旅游,或者直接从火车站去湘潭旅游,或者干脆乘坐城际公交去,都基本上不超过一个半个小时,基本上能准时抵达。
这一次乘坐长株潭城际,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首先票价比较高25块钱。这一方面来说就不省钱,而且每天的城铁只有那么几趟,这导致到了城铁之后,还要等。
然后再加上城铁基本上很多没什么旅游客的站点都要停靠,等我到湘潭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问题是我想抵达旅游目的地还要转车,这一下基本上就耗费了更多时间,耗费了更多的车费。还不如去乘坐城镇公交。
后来回来仔细看了一下简介:长株潭城际铁路长度只有104.36KM,站点居然有24个。
人家是动车,绍兴到时候会用火车吧,这城际就当是地铁了,票价全线8元不知够否
他们那车一点都不像地铁。不知道绍兴的车是什么样的,希望不要是这种车还有他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车上人都没有还都是亏本所以车次就超级少。成都武汉也有一样的一天就一趟,2趟这些还亏本。而且他们就是去例如绍兴的绍兴北站这些的火车站坐的。根本就不是通勤电车。
通勤铁路就是为了满足嚷嚷着要三区地铁的孩子。有钱还是多修高架吧。
据说天台的交通发展大发力啊,都可以胜过嵊州新昌。天台2017年积极谋划天台至武义高铁、天台到临海市域铁路天台段以及天台县内轨道交通
没可比性,长沙的核心地带五一广场房价才一万出头
花30多亿呢,弄个绣花枕头
反正又不会被追责,怕什么
真心希望绍兴下一个五年规划是建设绍兴地铁、市域铁路的黄金时代,只要这些上马,就可以去比了
车很可能就是这个车,因为之前流出是用crh6a,但是实际上萧甬通勤最好用crh6c的车,也就是温州市域的车。而且我们的通勤是改造既有线,必然会有越站设施,外加补贴,票价应该是地铁价格,而且是地铁化进站。至于这个长株谭城际,这玩意早被地铁论坛吐槽过了,死板的铁路检票,对号入座,没有自由席,班次稀少,站站乐缺少快慢车。这些问题出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城际”上。主要是拿着城际的幌子修的高铁罢了。如果你只看一个名字就觉得他们是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太天真了,在协助国内甚至一个名字的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东西,如杭绍城际与这个城际。
鼠目寸光,指望高架缓解道路交通的问题,不过是缘木求鱼罢了。要解决交通问题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才是解决方案,实际上绍兴的条件很好。
对,轨道交通才是上策,不过市域铁路也很重要,看看小小的天台县,也是山多的地方,现在天台到临海的市域铁路规划项目已经启动了,绍兴还在睡觉中,这就是差别所在
市域铁路也好,通勤铁路也罢,包括地铁都是轨道交通的一部分,中国现在轨道交通的乱像就是各个标准各自为政,相互不兼容,效率低下,旅速缓慢,跨市通勤困难,区域协调垃圾。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协调所以轨道交通形式,而且运营水平低下。这点,邻居日本才是学习的对象,不管地铁还是国铁还是私铁还是通勤,都是在一个概念和统一系统下运行,加上科学的运营规划,合理的块慢车体系,效率极高。
据说城西要开发小迪荡,就在西站边上,那边上的漓渚铁路延伸到诸暨和通勤化改造也必须尽快上马了,最近诸暨离心趋势明显,再没行动就要出事。
甚至我让我在修高架的时候就应该做轨道交通和汽车道路的混合型高架,一举两得,减少投资,不能在地铁这个高价低效的系统上吊死,绍兴的轨道交通要更多的考虑地面形式。
我觉得绍兴三区还是运用地下轨道交通,毕竟绍兴是古城,要是建在地面上就不好,破坏古城形象,至于地面形式还是对县市区才是帮助,比方是诸暨和嵊州新昌、还有少部分上虞区山多的几个镇等等,
是的,我觉得赶快上马绍诸城际铁路拉拢诸暨心,不然诸暨有脱离绍兴的危险。
中国的轨道交通还算可以的,看看上海的轨道交通应该符合特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绍兴的轨道交通才刚刚上马,没有上海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因此5-10年绍兴建设轨道交通困难是有的。今后不好说,如果建设轨道的技术熟练了,不管建 市域铁路也好,通勤铁路也好,那么一定是很简单的工程了。
是的我也希望绍兴的通勤电车可以用温州那样的车。就是地铁就是轨道交通啦。
铁路就是腐败的计划思维,固定两点一线,
高架才是产业之路,四通八达,致富路
绍兴是古城,如果建高架会破坏古城形象,除非建得比上海的高架还要高,才不会碰到
高架路会破坏城市景观,制造噪声污染。一不小心就变成高架停车场,尾气排放噪声污染不利于绿色出行,列车是纯电的零排放,而且运量大准时准点不会堵车,很符合绿色出行。
古城区就那么点地方,那里用地下无可厚非,但是柯桥袍江等地方完全可以多用高架。
不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中国城市建设现在碰到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工程能力或者技术水平的问题,这些在当代中国已经不存在了,中国存在的的问题是标准问题,协调问题,制度问题,也就是说的是软件问题。至于上海的轨道交通问题,我在回复中说的上海同样存在。绝对不是所谓的发展方向,而是巨大的教训。绍兴就是因为还没有全面开建,才有机会修正,就看实施者有没有眼光了。
现在绍兴1号线马上要开建了,等建成了就知道到底有没有眼光了
说实话,地下的工程既复杂又投资高。高架就简单多了,就象建设高铁那样。所以我估计今后除了越城区用地下,其他区域差不多用高架的多吧。毕竟绍兴范围一半平原一半山区
整几辆绿皮车会不会便宜点?
绿皮车便宜,但是里面设备不完善,没有厕所间、没有食品小吃店。还有时间也有差异。一般地铁开行时间都在100公里以内。而绿皮车就只有60公里以内。这两方面,采用绿皮车真的不可取
zf不同意 丢面子的
一号线目前看来很常规,中规中矩,不能担当骨干线的大任。我定义骨干线需要有一下几个特点:
1.贯穿主要城区,2.要有待避措施,有运行不同种别车次的能力(普通各站停,快速,特急等等)3.足够的开行密度(专用地铁应该没有问题)4.方便的换乘,甚至有直通运行能力。其中第二点是最关键的,而且是目前国内地铁最或缺的。
地铁的建设只要像省会和直辖市那种建设风格,那么就不会被乘客或者老百姓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