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亵渎女娲的第一人: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封神榜》中商纣王去女娲庙烧香,见到女娲神仙非常美丽便心神邪念,于是在女娲庙中题写淫诗来表达自己的“爱慕”。这样商朝灭亡,也为百姓祈福。
纣王亵渎女娲
纣王被女娲的圣像所吸引,顿时“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叁宫,并无有此艳色”.并在粉墙上题诗云: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就是商纣王题写的诗词,这首诗形象的描写出纣王的淫欲,竟然能对圣母女娲动起了邪念,看来纣王的肾上腺分泌的有些过剩。正是因为这个邪念,女娲才派了狐狸精扰乱天下,搞得忠义之士自身不保,天下生灵涂炭,以致最后失去了天下。
这就是纣王自己种下的恶果,所以到后来也不得好下场。
纣王和女娲的关系
在电视剧《封神榜》中还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封神榜大结局女娲会和纣王说话呢?而且语气好像很久以前就认识一样。这是为什么?其实就是仇人与仇人的关系,因为起初是纣王亵渎女娲,所以后来就有仇人见面、揭晓真相的环节。
商纣王亵渎女娲
女娲的民间传说
1、女娲造人
 女娲为创世神,但创造既包括自然界的创造,也包括人类的创造,因而女娲又是造人之神。根据传说,某一天,她经过黄河的河畔,想起开天开辟以来,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原本一遍寂静的世界。但是,女娲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甚么,但又一时想不起是些甚么。当她低头沉思,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时,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神力,泥人便变成了人类。
2、女娲补天
 根据《淮南子·览冥训》、《列子·汤问》等典籍记载:远古时代,四根天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3、女娲高媒
 女娲造了女人和男人,女娲想它们是人,总会有死的一天。死了怎么办在做一批太麻烦了。于是女娲去求上苍,安排男婚女嫁,并使人们结合,于是有了婚姻,故又被视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之神。
4、女娲赐酒
 女娲抟黄土做人。初,日耕夜息,无欢。女娲悯,化甘露为酒,赐凡间。饮之醇美,解劳顿、舒筋血。聚则饮,愈欢。众念女娲之赐身,调之健,悦之心,感其恩,以酒敬之。后遂成礼,以酒敬天,自之始。
5、女娲制乐
 女娲创造了瑟、笙簧、埙等中国的传统乐器。
上云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巉岩容仪,戍削风骨。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五色师子,九苞凤凰。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淋漓飒沓,进退成行。能胡歌,献汉酒。跪双膝,立两肘。散花指天举素手。拜龙颜,献圣寿。北斗戾,南山摧。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译文及注释】译文金天之西边,是白日落下的地方有老胡名字叫文康,就诞生在那月亮生起的地方他容仪如巉岩, 风骨戍削而成双目瞳孔如碧玉炅炅,毛发黄金色,拳拳两鬓红眉毛如华盖垂覆下睫,鼻子如嵩岳,高高耸立在上唇没有见过他如此诡谲的面貌,怎么知道造化神的杰作?大道无型,是文康之严父元气密布,是文康之老母抚弄盘古的头顶, 推车样转动宇宙日月初生时云雾漫天用它来铸冶火精与水银太阳乌还没有出谷的时候,月亮兔半藏着身子女娲嬉戏捏黄土,捏成为一个个愚蠢的下人人分散在天地六合间,濛濛胧胧若沙尘生生死死,永无尽头谁明白此胡人是真仙在西海栽种若木,在东溟种植扶桑经过多少岁月?枝叶已有万里长中国有七圣,半路上遭遇了安史之乱,如洪水泛滥陛下应运而起,龙飞入咸阳,当上皇帝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不足为虑;白水兴旺汉光,是天下大兴叱咤风云,四海震动,洪涛为之簸扬举足登蹋紫微,天关为你开张老胡为你的至德感动,东来进献仙方神技有五色的狮子,有九苞的凤凰五色的狮子是老胡犬,九苞的凤凰是老胡的鸡,鸡鸣狮舞在帝乡狮子与凤凰井然有序,进退成行能唱胡歌,进献汉酒跪下双膝,立着两肘。天女散花,纤纤举素手拜龙颜,献圣寿即使北斗破裂,南山摧毁而天子却能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寿酒杯。
注释①半路颓洪荒:洪一作“鸿”。②并两肘:并一作“立”。③长倾万岁杯:岁一作“年”,一作“寿”。
【作品鉴赏】
《上云乐》李白将基督教的创世说与中国神话融合而成,说明基督教思想在古代已经渗入到中国的文学中
李白乐府诗《上云乐》是在前人歌辞的基础上作了发挥,写西域胡人携狮子、凤凰头唐朝祝天子秀的盛况,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胡人的宗教思想。文章参证史籍中有关景教入华的记载,以及自晋葛洪以来就有以道教词汇指称基督教教义的习尚,论述了李白《上云乐》诗句“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中的“文康”确指西方胡人,“大道”“元气”则是指胡人创造万物的先祖“天父”。因此,李白这篇乐府诗实为基督教创世说与中国神话揉杂而成,说明基督教思想自此已逐步渗入到中国文学之中。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