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山
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讯 集体收入从不到3万元跃升至800多万元,社区文明和谐,居民安居乐业,成功摘取全市“强富美高”十佳示范村桂冠。
引江社区在全街道村居中实现由“最穷”到“最富”的大逆转,党总支书记张竹山功不可没。
2004年,在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下,张竹山当选为高港区口岸街道引江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上任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三条“规矩”:一要对组织负责,二要对身边同志负责,三要对老百姓负责。
十多年来,张竹山不忘初心,身先士卒,带头创业,引领社区居民共同致富,即使被任命为高港区口岸街道(临港经济园)副主任科员、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后,社区党总支书记仍然是他的“第一身份”。
他投入50多万元资金,平整废沟废塘,引进20头奶牛,创办了全区第一家奶牛养殖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养牛的同时,可以种植双孢蘑菇,形成循环经济。于是,他带领党员干部示范种植,自筹资金60万元,建成1400多平方米的蘑菇大棚,当年蘑菇产值就达35万元,并且为8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工作岗位,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尝到蘑菇种植的甜头后,张竹山便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发展蘑菇规模种植,村集体提供免租金土地,社区干部进行技术指导,实行订单保底销售。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参与双孢蘑菇种植的群众越来越多,掀起了一股比创业、比致富的热潮。2017年,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9607元,是2008年的4倍。
近年来,张竹山意识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为发展乡村旅游,引江社区对社区内河道打造生态驳岸,真正做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对居民房屋墙面统一刷新并配上富有乡村特色的彩绘,增加村庄文化底蕴。2017年,社区顺利通过江苏省“美丽乡村”验收,幸福家园模型初具雏形。
目前,在张竹山规划下,社区正在流转近300亩土地,打造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建设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区。依托村庄特色产业,重点建设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休闲农庄、乡村民宿、乡村度假村等,推广田园风光游和村庄文化游两条旅游线路,在“吃住行游娱”等方面吸引游客。“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既为引江的子孙后代留下了碧水蓝天,更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可谓一举三得。”张竹山说。
推荐词
他已然富有,但心里还装着在贫苦生活中的老百姓,他忧民于先,乐民于后,开辟出引江人的致富之路,更在引江人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他发展经济有头脑,管理班子讲大局,善待百姓动真心,是群众爱戴的“奶牛书记”。
获奖感言
作为一个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看着自己的村庄逐渐富裕,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自己心里比什么都高兴。荣誉是对我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描绘出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贡献自己的力量。
(钱兰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