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系当地名门
百度搜索,在网友列举的嘉兴或者嘉善名人录中,少不了高尚荫。不过,相比金庸、徐志摩、王国维、茅盾、丰子恺等名人,知道高尚荫的人并不多。
嘉善新闻网上如此介绍高尚荫:“1909年—1989年,著名病毒学专家,嘉善陶庄人。193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获学士学位。1930年至1935年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武汉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病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病毒学实验室和病毒学专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被美国劳林斯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记者了解到,高尚荫是我国病毒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病毒学研究有重要贡献。1989年4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以“著名生物学家病毒学家高尚荫逝世”为题,报道了高尚荫在武汉去世的消息。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陶庄等地打听高尚荫,很少有人知道这位院士以及他的故居在哪里。最后,记者找到广电站的一位大姐,才终于找到高尚荫故居。
今年68岁的俞荣祥土生土长在陶庄镇潮南滩,对于潮南滩高家墙门这一带再熟悉不过。
俞荣祥说,他的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对他说起高家。高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祖上在京城当大官。高家门口临近净池漾(当地的河名),台阶修得与一般人家不同。所以,这一带就叫做高家墙门。后来,高家搬迁去嘉兴。
“你看看,高家所在的地方,原来是陶庄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俞荣祥说。他的话并不夸张,这一带的街巷两边几乎都是铺子,只是现在落寞了,无人问津。
杨越岷,嘉善民间历史学者,原在嘉兴日报社嘉善分社工作,老新闻工作者。
在写高尚荫的姐姐高霭鸿时杨越岷曾提到,高霭鸿出生于陶庄的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位能接受新思想的学者,曾在家乡创立陶庄学校。高尚荫姐弟共3人,都致力于教育与科研事业。其中,姐姐高霭鸿毕业于美国梦衣利亚女子大学,是嘉善历史上最早的留美女学生之一,后在耶鲁研究院读过两年,学的是公共卫生和微生虫学。高霭鸿是柳亚子的儿媳妇。
结合俞荣祥和杨越岷的说法,高家在陶庄一度非常有名望。
能否加以保护
沿着陶庄老街盐店弄,向西走便是一个十字路口,那里是俞荣祥的杂货店,再往北走就到了高尚荫的故居。
到达高尚荫故居前,先要经过朱家墙门,然后才到高家墙门。朱家和高家,以前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然而,现在朱家和高家的房子,都已经破败不堪,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成为垃圾场。
高尚荫的故居是木质结构,面积近千平方米。
俞荣祥说,高家以前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有好几重、很多间,后来被分给了当地没有房子的人,再后来由于房子老旧,那些人全部搬走。
屋顶倒塌,瓦片坠落,高家旧宅如今已经破败不堪。
居民朱阿姨说,她的公公杜先生曾经从高家购买了一处房子。后来,高家的房子被征用做厂房,唯独杜家购买的这一处没有,因此保存得好一些。
朱阿姨打开木门,带着记者走了进去。地面上的青砖看样子年代久远,木柱白石灰墙。
朱阿姨说:“我今年68岁,自从嫁到杜家,这处房子的模样就是这样。后来,有些地方漏雨,我们修修补补,但基本上没大动过。应该把高家的房子全部保护起来,要不然,倒塌了就没有了,太可惜了。”
据悉,高家、朱家所在的这一带大多为政府直管公房。现在,很多破旧不堪。
按照相关规定,如果高宅被列为文保点的话,当地政府就可进行保护。但记者了解到,几年前,嘉善县里进行文物普查,并没有将高宅列为文保点。
那么,高尚荫的故居究竟该不该保护起来呢?怎样才能被保护起来呢?
嘉兴市文物保护所所长助理盛杰辉认为,按照相关规定,如果主人被认定为名人,故居是应该被保护起来的,这是因为名人的故居是不可移动文物,属于近现代的文物。他建议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将此作为议案或提案,因为只有将高尚荫认定为名人后,他的故居才能进行保护。
“像竺可桢、陈景润等近现代科学家的故居被保护起来一样,这种故居如果被保护起来,是有一定意义的,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当年高尚荫刻苦读书,后来在某一个领域为国争光,都可以用来激励后人。”盛杰辉说。(南湖晚报)
嘉善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真后悔没在嘉善买房
人家自己家都觉得没必要保护,你们凑什么热闹:lol
武大的生物医药在中国高校中也是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