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优秀的云计算天才都在向苹果靠拢。」据外媒爆料,苹果正在向各大平台「挖角」一批云计算服务领域人才,有意搭建云基础设施,未来可能开发新的 icloud 产品和服务。技术网站 protocol 出了一份最新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苹果近期的招聘情况,甚至用「疯狂」一词来形容苹果的招聘行为。中国手机号码
根据招聘情况,苹果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容器和 kubernetes 技术。成功挖掘云计算大牛是苹果在云计算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在此之前,苹果的云计算技术可以说是一片荒芜,长期依赖亚马逊。苹果早在乔布斯年代就表示过「苹果是一家软件服务」,但云技术的长期缺席让这句宣言显得略底气不足。云计算业务补齐后,苹果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软件服务」。
近日,苹果重点纳新的四名云服务技术大牛包括:迈克尔·克罗斯比(michael crosby):为数不多的前 docker 工程师,曾负责亚马逊容器托管服务。前同事评价他「今天容器的存在要感谢 michael crosby,他是一切背后的动力工程师。」弗朗西斯卡·坎波伊(francesc campoy):前谷歌云工程师,曾帮助开发 google go 和谷歌云平台,现负责苹果 kubernetes 技术开发。阿伦·古普塔(arun gupta):前 amazon web services 的首席开源技术专家,专注于 aws 的所有开源,容器和无服务器项目。现负责苹果云开源。马克西姆·帕夫伦科(maksym pavlenko):前亚马逊云服务容器工程师,现负责苹果容器云和 kubernete 技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被挖过来的人才都来自亚马逊、谷歌等一线云计算平台,且都集中在容器和 kubernete 技术上。容器是云计算中的关键技术,用于打包应用程序(已编译)代码以及运行时所需的依赖项。简单的理解,容器就是 it 世界里的「运输集装箱」。让资源上云第一步就是要将物理资源虚拟化,在容器技术出现之前,虚拟化都是用虚拟机来完成,但虚拟机操作复杂,且若要迁移服务程序就要迁移整个虚拟机。容器也是虚拟化,但它是轻量级的虚拟化,启动时间快、资源利用率高、占空间小、更便宜。最常见的容器引擎就是 docker,中文意思很直接「码头工人」,logo 就是一只鲸鱼背着很多货柜箱。
docker logo
但除了 docker 对容器进行创建外,还需要工具对容器进行编排,这个工具就是 kubernetes。kubernetes 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管理系统,简称 k8s。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的容器化的应用,提供了应用部署,规划,更新和维护的一种新机制。k8s 有点像云计算的保姆,负责管理容器在哪个机器上运行,监控容器是否存在问题,控制容器和外界通信等。谷歌挖掘云计算人才的想法早已有之。2018 年曾表示过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 1000 亿美元在美国数据中心上,并于 2019 年加入了托管 kubernete 和容器的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2019 年下半年开始,苹果加速了云计算布局,发布了一系列云计算人才招聘启事,招聘体现了发力了两个方向:构件云基础设施、开发 icloud 新产品。2019 年 8 月发布「devops 基础架构工程师」职位,在任职资格中表示需要「具备 aws,gce,azure 等云平台的专业知识」、「精通 docker 和 kubernetes 等容器化和集群管理技术」,以及「能够在需要时从头开始构建工具」。2020 年 1 月发布了「icloud 产品营销经理」职位,「帮助塑造 apple 行业领先的设备,软件和服务生态系统的未来」5 月又发布了「云服务工程经理」职位,「来帮助构建用于云服务的下一代平台基础架构。」「在支持 apple 服务(例如 cloudkit,drive,photos 和 backup)的关键系统上工作」。
一 5年云花费15亿美元,摆脱云之殇
从战略层面上讲,苹果招聘云计算人才最主要的目的应该就是要摆脱亚马逊依赖,建立自己的云平台,更好的扶持自身软件服务。苹果一直是以硬件产品出圈,但早在乔布斯时期,苹果就说过,自己是一家「软件」。2008 年 7 月,在第一代 iphone 推出不到 1 年的时间里,苹果发布了其第一个软件服务产品 appstore,让软件生态由桌面向移动端改变,毫不夸张的说,改变了后来苹果甚至整个智能手机的生态。如今,苹果已经形成了包括 apple music、plus video、plus magazine、apple arcade、app store、applecare、apple pay、icloud 等一系列产品在内的软件产品家族。用户所有的软件数据都存在云上,通过一个 apple id 就能统筹不同设备的所有数据,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苹果用户粘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苹果手机销量增长最快的那几年,让果粉疯狂的还是硬件的革新,软件服务对品牌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到 2017 年服务部门对营收占总营收刚到 1308%。不过形势在变化。2019 年 3 月苹果首次用一整场发布会公布了新的服务,包括 apple card、apple tv+、apple new+和 apple arcade,创下了服务类产品新纪元,数据显示,仅仅是 2019 年一年,苹果的开发者们就一共通过 app store 挣到了超过 3875 亿元的收入。今年 q2 财报也显示,无论是 iphone 还是 ipad、mac,q2 的收入都在下滑,而服务收入却以 133 亿美元的营收创下新高。在硬件的创新已经越来越难,新无可新的情况下,服务产品有望成为苹果的下一个增长点。但尴尬的是,随着服务收入的增长,苹果在服务上的花费也在飞速增长。因为在软件服务核心技术——云计算上面,苹果是一片荒芜。人们每个月都要使用 10 亿台以上的 apple 设备,产生海量的数据,苹果对计算和存储的要求非常高。但一直以来,苹果云都严重依赖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巨头,尤其是亚马逊的云产品 aws,icloud 都是放在 aws 云上。
据 cnbc 报道,苹果 2019 年第一季度在云服务支出上每月超 3000 万美元,且苹果还签署了一项协议,承诺「五年内在 aws 上花费至少 15 亿美元。」另外据公开文献和 information 的一篇报道,aws 从苹果获得的收入将超过 adobe、capital one、intuit、lyft 和 pinterest 等。苹果也不是没有做过自研云开发的尝试,信息系统与技术部门(ist)就曾负责相关工作。不过,由于缺少相关技术人才,is&t 主要由竞争对手的咨询雇用的承包商组成,这些承包商发现自己在资源和优先事项上经常发生冲突,去年就被媒体曝光部门功能失调,管理异常混乱,离职员工吐槽,「员工每天都有一场冷战」「代码质量如同高中生」。对于一家做手机都要上溯到芯片,掌控感的极强的来说,苹果肯定不愿意自己的云计算技术掌控在别人手里,所以,招聘云计算人才发力基础设施也容易理解了。
二 招聘之后做什么?
从具体的执行层面上看,招完人之后,苹果的规划如何?最基本的就是构件自己的云服务基础架构,让数据能上自己的云,这一点从疯狂的招聘容器工程师就能看出来。除此之外,苹果还特地针对 icloud 招聘了产品经理。这表明,苹果可能是想再已有 icloud 服务的基础上分拆更多产品。许多基于 icloud 的服务已经由其他团队(如音乐和电视)代表,因此它必须计划协调其 icloud 产品的某些发展。根据苹果近日动态猜测,苹果的 icloud drive 共享文件夹功能可能会得到拓展。2019 年苹果就已经在旧金山 mosconewest 会展中心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简称 wwdc)上宣布要引入共享文件夹,但直到最近几个月才真正落地。共享文件夹是用户可以选择与具有特定链接的任何人共享文件夹,它的出现意味着 apple 现在提供了一个相对跨平台的工具,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办公人士,企业团队可以使用该工具共享项目并在项目上进行协作。之后,苹果可能根据刚刚落地的功能来拓展更多的协作和共享功能。另外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苹果未来会将云与 ai 相结合。
在 2019 年 devops 基础架构工程师招聘启事中,苹果在工作描述中提到,「我们的团队提供基于云的基础架构和服务,可在云中实现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和其他 ai 应用程序。」苹果一向注重人工智能技术。2018 年挖角前 google ai 负责人 john giannandrea,聘任为机器学习和 ai 战略高级副总裁,在前十年的科技 ai 收购案中,苹果位列榜首,2010 年以来共进行了 20 项 ai 收购。此外,苹果还在 2019 年参加了全球最大的机器学习会议来招募新的机器学习工程师。苹果未来会在更多领域中使用 ai,并创建开发人员可以用来在其产品内部构建智能的更广泛的 api。机器学习与云计算的结合本身就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比如 apple siri,由于云上的大量数据,机器学习提高 siri 的认知能力,给他们人性化的触觉,提供尽可能个性化的私人服务。在物联网方面,机器学习结合连接产生的大量数据,系统甚至可以在用户意识到之前就能够识别和纠正系统问题。
三 巨头逐鹿2万亿云计算市场
苹果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一方面是自身产品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大势所趋。云计算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目前全球云计算规模超过 3000 亿美元。idc 声称,到 2022 年,所有应用程序中的 90%将具有微服务架构,这些架构将提高利用第三方代码的能力,而所有生产应用程序中的 35%将是云原生的。 经过 10 年的发展,当下云计算已经进入了云计算 20 基础数字化阶段,50% 的技术支出与信息和数据相关。20 时代竞争的焦点会慢慢聚集到容器领域。rancher 中国区 ceo 秦小康对媒体表示,「行业预测,未来 3-5 年,73% 甚至 93% 对软件应用将来可能都要跑一个叫 k8s 的编排调度平台,基本上就是容器的代名词。意味着绝大多数云服务的呈现方式都是容器的形式。」在这一点上,苹果云服务战略是精准的。同样,云计算 20 也意味着市场集中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增速差距扩大,寡头竞争局势确立。目前全球公有云 iaas 供应商 top5 包括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 ibm。据长城证券,2018 年 top5 占据了全球 iaas 市场近 77% 的份额,营收整体增长约为 39%,其他厂商收入整体增长仅有 111%。
全球云计算格局亚马逊最先入局云计算,云计算产品是 aws,主要产品及服务聚焦在 iaas 层的存储、计算、数据库等方面。作为头号供应商,2019 年 aws 营 收为 3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占据整个 iaas 市场近一 半的份额。微软作为 iaas 市场第二大供应商,其智能云由服务器产品、云服务以及企业服务组成,超过 95% 的财富 500 强在使用 azure,在 2019 年则斩获了 180 亿美元的营收。 排名第三的 iaas 提供商是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阿里巴巴,实现了领先供应商中最强劲的增长,2018 年增长率高达 926%。在亚太市场,阿里巴巴也是独领风骚,占比几乎为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中国云计算市场目前呈现「一超多强」格局,阿里巴巴一枝独秀占比 40% 以上,中国电信、云和中立第三方服务商 ucloud 紧随其后。以上云计算巨头都是提供 2b 服务,目前来看和苹果差异明显,苹果的云基础设施更多的是服务于自家品牌和用户,帮助拓展新的 icloud 功能,以及利用容器技术助力软件开发。
但可以确定的是,架构好云基础设施后,苹果的技术布局会更加完整,「苹果云」的出现让苹果的竞争力又上了一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