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税务风险最高的四种行为,你一定要知道!

2018年金税三期升级、国地税合并、社保划归税务征管、个税改革……还在使用“两套账”的企业惶恐不安,存在公对私、私对公转账的企业犹如芒刺在背!
四大高税务风险行为
1、虚开发票
金税三期数据对比升级后,税务系统已经实现了最新税收分类编码和纳税人识别号的大数据监控机制,今年会有更多企业因为历史欠账、虚开发票等原因被识别出来!
虚开发票
2、高收入者偷税、漏税
大数据监控机制全面覆盖后,税务部门会高度参与涉税信息交换,高工资、多渠道、多类型收入者将面临严查!
偷税漏税
3、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税务政策即将改变,前段时间很流行的合伙基金避税政策非常可能被清理,甚至要改正。因为股权转让的个税现在已经明确了,少数地区政策执行出现了偏差,必定会矫正!
股权转让4、新业态从业者漏税以后将不会存在不在税务监管范围之内的业态!税务监管没有法外之地!前段时间北京地税查处的某直播平台主播个税巨额补税案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没有以上税务风险的企业先不要窃喜,如果你们企业存在公对私、私对公转账,个人账户进账可疑一样被查!
个人账户进账多少会被查?
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
本办法所称人民币支付交易,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票据、银行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网上支付和现金等方式进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交易。
1、什么是大额支付交易?
(1)法人、个体工商户(以下称单位)之间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单笔转账;
(2)金额20万元以上的单笔现金收付;
(3)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之间金额20万元以上转款。
如果发生了大额交易,金融机构操作如下:
金融机构将大额转账支付交易通过相关系统与支付交易监测系统连接生成记录报告。在交易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报告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大额现金收付交易是由金融机构通过其自身的业务系统或者书面形式报告。并在业务发生的第二个工作日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当地的支行,并由支行转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2、什么是可疑交易?
(1)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集中转入、分散转出;
(2)资金收付频率及金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明显不符;
(3)资金收付流向与企业经营范围明显不符;
(4)企业日常收付与企业经营特点明显不符;
(5)周期性发生大量资金收付与企业性质、业务特点明显不符;
(6)相同收付款人之间短期内频繁发生资金收付;
(7)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且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
(8)短期内频繁地收取来自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个人汇款;
(9)存取现金的数额、频率及用途与其正常现金收付明显不符;
(10)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短期内累计100万元以上现金收付;
(11)与贩毒、走私、恐怖活动严重地区的客户之间的商业往来活动明显增多,短期内频繁发生资金支付;
(12)频繁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
(13)有意化整为零,逃避大额支付交易监测;
(14)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可疑支付交易行为;
(15)金融机构经判断认为的其他可疑支付交易行为。
上面中所说的的“短期”,指10个营业日以内。
如果金融机构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发现有符合上面可疑交易所列情形的客服,应将其记录并分析该笔交易,然后填写《可疑支付交易报告表》向上级报告,并记录在案。
友情提醒:
各位财会人员,如果遇到不听劝阻、继续违法行为的公司和企业老板,尽早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