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城区跟绍兴县)范围,曾经有过12个环岛,分别是辕门桥(启航)环岛、延安路环岛、偏门环岛、城雕(泉)环岛、亭山环岛、禹陵环岛;汽车站环岛、华墟环岛、大庆寺环岛、福全环岛以及柯北的两处环岛。
然而这些环岛设置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每个环岛都是一个“界碑”。越城区范围的环岛,除了大庆寺那个市县交界的。所有环岛都是在一环路跟二环路上,偏门环岛也是曾经规划中的环路上。原本南复线是做南二环定位的。
而柯桥城区的环岛也是,环岛都是规划的边界,过了轻纺城车站东面可以叫柯东,过了华墟可以叫柯西。后来有了柯北工业园区,看见柯北的环岛就是到了柯北工业区地界。
而大庆寺环岛跟福全环岛的位置,都在绍齐公路上。这也很好理解,过去把南复线做边界,柯桥最早规划县城边界也是钱陶公路(老329).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大庆寺环岛到福全环岛中间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市县不管的地区,而且大部分属于东浦地界。
环岛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规划的界碑作用,过了某个环岛才算是到了某城区。其实绍兴(包括绍兴县)的规划上早就定好了边界,东到中兴北路—环城东路—会稽路为界,南至104国道南复线,西至经五路(柯华路)北至老329国道。
一般情况也不把工业区一类的各种开发区划入城区环路内,慢慢的城市扩展(退二进三)东西南北都跨出了这个边界。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各种有各自独立的规划,城区扩展要划入新的区域。而中间的区域就变成开发慢或者三不管地带。
如果不是因为市县分治各自为政,也许这些环岛中间的区域已经填满,而某些后建的环岛也许也不会出现。不过这些环岛总还是有点故事的,我个人最喜欢那个“船”,水乡绍兴最能代表绍兴特色的环岛应该就是辕门桥环岛了。还有那个轻纺城车站的“大圆球”,能测噪音分贝,可以说是最有科技含量的环岛,只是后来坏了也没修,好像数字一直停留在43还是多少来着。还有最有气势的城雕环岛,好像还能喷水。
以上三个环岛都是在新老104国道上,也都在汽车站旁边。这三座环岛是外人来绍最先照面的,算是门户环岛了吧。
钱清大转盘,也算个环岛,
写了一大堆就为了论证东浦是宇宙中心
辕门桥环岛拆了平常2分钟过,现在15分钟
?????
可能楼主是东浦人
图片的环岛不是绍兴的。
环岛其实也是一个利弊同存的东西,流量大但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危险,其实在环岛外面架一座环形的钢制天桥感觉也行,行人和非机动车都能走,环岛拆掉要钱,重新做路口也要钱,算下来不知道哪个划算嘞
今天好多了
面子工程
袁门桥环岛,以前高峰都不会堵,现在闲时都堵到马臻路
建------拆------建,GBT上升了。
居然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