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增值税税率又要降了,专家建议直接降到13%,会计要如何处理?

李克强总理9月20日在回答出席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提问时表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体现公平简便原则。
日本国际航业集团总裁吴文绣提问:未来中国政府还将出台哪些措施来持续推进税收改革,切实降低企业负担?
李克强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要以更大力度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激发市场活力。这不仅包括增值税税率要继续下降,还包括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将会出台减税降费新措施,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年初制定的1.1万亿元目标。
专家建议直降到13%,可能性大吗?
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距离增值税新税率的改革不到半年时间,政府又释放了增值税税率下降的消息,总理为广大企业降税减负操碎了心。那么,这次增值税税率会降多少呢?我们来听听《证券日报》采访的专家怎么说的。
专家认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有利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那么,明显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有哪些呢?专家建议,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简并税率档次。同时,还需下调企业所得税率和社保费率。
全国政协常委、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减税要有意义、要有感、要有温度。比如增值税税率,我年初便主张17%档税率(后减为16%)应减至13%,适用10%档税率的,应降为6%。”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议增值税税率可调降1个百分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施文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财政收支相对平衡的前提下,结合财政支出制度的改革,可进一步考虑适度下降增值税基本税率,取消10%这一档税率。
“建议到2020年年底阶段性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降至20%。同时,对持有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居住满183天),可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将社保费率降5个百分点。”张连起表示,社保费率高的原因在于一直以来“高标准、低征收”,这实际上也有失公平。必须说,这几年减税减费不够“有感”,与社保费率迟迟未减到位(14%左右为适当)有关,一定程度上辜负了实体经济的期待。本来,有必要、有条件、有能力降低这一负担,况且社保基金的战略储备充足,再也不能错过时间窗口了。
小艾财税小编划重点:
专家们的建议有一定的参考性,具体怎么降,还是要看政府的政策。小编认为,一下子从16%档税率降到13%,10%档税率降到6%可能性不太大,取消10%这一档税率的可能性不太大,有句话怎么说的?步子迈得太大,容易......
如果税率降低过大,对于财政承受力是个巨大挑战,政府总不能把税率降低后再往上调,因此,小编认为最大的可能还是降低1%,就是将16%税率降到15%,10%税率降到9%,这样既满足了运输业降低税率要求,又满足了制造业降低税负的要求,同时对财政支出具有一定可控性。
如果增值税税率从16%降到15%,大概降多少呢?小编网上查询全国增值税构成可知,非营改增类增值税(即主要16%税率类)占增值税全部收入比大概为65%。
通过官方数据可以知道,2017年全国增值税收入约为56378亿元,同时2018年政府报告中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5%,按税收收入同比例增长的话,2018年增值税收入约为56378*(1+6.5%)=60042亿元。
我们可以计算出正常情况下,2018年16%税率类增值税收入约为60042*65%=39027亿元。
如果16%税率降低1个点,到15%,则16%税率类这块增值税减税约为39027*1/16=2439亿元,如果降低两个点,减到14%税率,则16%税率类这块增值税减税约为39027*2/16=4878亿元.
今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指出,2018年预期将减税8000亿元,考虑到这8000亿减税额度中,含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部分。今年10月1号起,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上调至5000元(年度6万元),经过计算,个税调整将带来3500亿元以上的减税幅度,再减去企业所得税部分的的减税部分,留给增值税减税的空间不足4000亿元。同时,还要考虑到11%税率降到10%带来的减税额度,所以降低1个点,16%税率降为15%将最为可行。
小编总结:从总理的回复,两会报告以及相关数据来分析,最可行的增值税税率继续降低1个点方案,应该是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5%,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0%降至9%。
(注意:以上为小编个人分析,具体增值税税率降低多少请以政府政策为准)
增值税税率降低后会计如何处理?
增值税税率降低后,很多会计小伙伴很关心减少或节约的增值税额如何处理,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我们先做个假设,假设增值税税率从2019年1月1号开始从16%降到15%,a公司2018年12月20日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销售货物1,160,000元(含税价),2019年1月30日确认销售收入。
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a公司 1,1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160,000
2019年1月30日,公司向a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15%),并收到a公司支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1,160,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1,160,000
同时: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1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1,304.35
营业外收入 8,695.65
减少或节约的增值税额如何处理,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销项税额的计算:
1、确认收入时,按16%的税率,确认了“待转销项税额”160,000元。
2、实际开票时,按15%的税率确认了销项税额。
两者的差额8,695.65是因国家降低税率而减少(节约)的税款。这个减少的税款的归属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计入营业外收入;二是计入其他收益;三是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我们梳理一下“营业外收入”、“其他收益”科目的核算内容: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
其他收益科目核算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但不宜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而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从上述核算内容可以看出,减少(节约)的增值税,计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益均不合适,正确的方法是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1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1,304.35
主营业务收入 8,695.65
本文由小艾财税俱乐部(id:xiaoaicoco)独家编写,部分内容参考证券日报、辰元财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常感谢
有任何问题请咨询martin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