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江近几年几乎没有新增工厂,绍兴经济离死不远了


缩在环城河的里的公务员和官员们以为绍兴成了发达国家,
以为可以不用工厂带动经济了,全是卖地卖房子,政府高楼办公楼越建越豪华,高价楼盘越来越高,高消费的官员富商拉高了绍兴的消费。
失业人口越来越多,产业空心化越来越显现
工厂是一切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百人工厂能间接带动两倍人口就业,
什么商场百货全是建立在工厂的基础之上的

绍兴经济在转型,袍江是绍兴经济转型的核心,毕竟大半个袍江还是在绍兴三环内的

现在招商难了。做实体的少了

再增加工厂,到时候死的不是经济而直接是人。人都没有了,要经济什么用?

(1)楼主说得是有道理的,纵观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都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至于绍兴的工业,其实几十年来的发展一直是传统轻纺产业为主导。这几年喊着要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好的项目反而去了中西部不知名的二三流城市。
(3)一个轻纺产业可以造就一个经济强县,但无法撑起一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绍兴要发展成为大城市,从产业驱动的角度讲,必须破除纺织产业独大支撑的局面。至于如何破解,官老爷们拿着我们纳税人的钱,让他们去想吧。

多引进高科技企业,由传统变高新。

三江路往北不是有很多新的工厂么

我每天都看到袍江在建设新的工厂。

中国经济没有到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那种程度,
韩国的工厂数量还是在增长,新加坡的制造业死都不移到国外,宁可请外劳,
只有中国政府Sb,以为经济发展了,不要制造业了,以为污染太严重了,就要关闭工厂,全靠断子绝孙的卖房子,把农民逼上楼,
欧洲的污染比中国严重得多,法国最近的污染大家可以去网上查,
还是印度的污染、、、、、
中国并不都是富人,当两会代表在北京高谈雾霾时,赤贫的农民还在山沟沟里过着猪一样的生活

当富人在关注空气时,
中国还有几亿穷人生活在赤贫之中
对这些穷人来说,雾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雾。
先发展再治理是绝对可行的,不要听欧美国家骗,什么环保,
只要不发展高污染的行业,其它工厂一定要多多益善。
限制公务用车,限制政府高楼,限制三公,比关工厂要好得多

三江路边上建成的工厂全是几年前的,而且三江路过去就是高速了,哪里有新工厂?
袍江的南边是越城区的农村,数十年没变,西边又成了政府豪华办公楼的集中地,东边又成了楼盘的天下,
北边是三江闸和高速,更加谈不上新增加工厂了,倒是开工厂的全部搞房产去了,
绍兴人目前很排斥工厂,其实都是媒体害的,
以为工厂是恶魔。
其实没有工厂,绍兴就回到了原始社会,要人吃人的,官员也会压榨人民,对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恢复农业税

与袍江相临的高新区,更是无耻到了极点,一个高新产业项目都没有,甚至要把工厂赶尽杀绝,
全部搞楼盘,
这样祸害绍兴的政策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东湖镇这种位置绝佳的地方,多少年来发展的像非洲,一个像样的工业区都没有,农民靠收废品为生,本来郊区农民应该有房子出租,但他们连自己住 的地基都批不出来,政府逼他们买商品房

论坛里务实看问题的人真心不多。绍兴却的是什么?缺的是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缺失的背后又是什么?产业空洞化!
几十年来,绍兴依旧靠着传统中小微印染制造企业在维系着这个城市的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呼了这么多年终究只是个口号或者说在楼市景气时代,一窝蜂得抛弃主业开发房地产,导致即便是传统优势的印染业也在颓废而缺乏竞争力!绍兴,如何在杭甬之间突围?绍兴,缺的是什么?与大城市错位的产业链培育与积聚!

袍江成为绍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了吗?在袍江,见得最多的还是传统医药化工和轻纺印染!唯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只是在金融危机前昙花一现的“光伏产业”罢了!从“光伏产业”的失败案例中,绍兴的决策层应该汲取教训是深刻的,扎根内需的链装产业化发展或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路子!

三产上不去,二产转不过弯 就是目前绍兴的写照!

楼主,厂多厂少,你有多少关系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若你家周围被厂包围,嘿嘿。。。。。。
现在的E网的人才是越来越多了,污染如此严重危害到每个人健康的时候,竟还有人在担心工厂不够多

高速往北临海路那块还有很多工厂,因为袍江想搞人居,所以工厂都在往北边造了

绍兴城70%的企业是不是在袍江,你承不承认这一点众多企业都没一部分能转型,那还指望别的零散企业么??

1、袍江现在要发展城市经济,对329以南是控制工业进入的,绍兴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在滨海(印染)以及滨海新城。实际上袍江大量工厂是闲置的,如果袍江引不进高新科技、无污染的工厂,那还是这样控制住为好,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思路我支持,但是要好的工业,袍江目前没有,近10年招商几乎没有成绩,除了加多宝和苏泊尔,其它要么是本地师爷假立项屯地皮,要么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从袍江现状看绍兴经济有失客观。
2、绍兴经济确实停滞甚至倒退,这是大城市建设的硬伤,没有经济支撑的大城市建设就是造鬼城,无以为继。绍兴政府需要树立全员招商思维,引进优秀先进制造业改造带动本地产业,对混日子的干部应辞退待岗!内地这几年就是这么干,所以环境好了很多,发展迅速,如安徽、湖南、湖北,很多地方比绍兴好很多。

说难听点,总得有吸引他们进来的理由。像绍兴这样基础的三线城市,中国已经不少了。

袍江不行的话,绍兴市高新区怎么办?
高新区是不是该大力发展了,不要天天在迪荡周围造高楼大厦。

企业该怎么转型,政府老是让那些原来办厂的现在开酒店开超市,这种转型太表面,名义上是退二进三了,但这个三能坚持多久呢。酒店超市他们懂得怎么经营吗。关键还是政府搞好创业的平台,鼓励,推动大家创业,把创业的手续简单化,人性化,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

制造业才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有些缺心眼把工厂等同于污染了,估计又是环城河内的居民,其实只要认证执行ISO14001,大部分工厂都是没有问题的。

工厂多,绝对是普通人的福音,没有背景的穷人可以在工厂里做工,学到技术,然后才有机会创业,
工厂少,只能外出打工,或者回家务农。
为什么日本人的收入是中国的20倍,但日本的五金厂模具厂纺织厂还是非常多,他们不愿意靠卖房卖 地,所以日本出了丰田本田松下、、、、、
中国政、府只会假大空,东、莞的工厂被搞光了,然后只能靠女人卖身给外国人,这就是写照,
没有工厂就没有一切,就没有现代文明。

如果一个城市全是商场和酒店,说明这个城市就是个卖身的城市。
泰国和拉美就是这样,
巴西人少地多,资源丰富,为什么妓女数量超过美国?
因为巴西没有工业,他们甚至连手机都生产不出来

只有让小企业充分 发展,才能成为大企业,
日本韩国的企业也是小小的开始,后来总有几个成功的,
袍江南边小厂几乎全关了,更加不要谈壮大了,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