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县大连乡龚桥村驻村第一书记焦强扶贫侧记
本报记者 刘超报道
焦书记向群众宣传政策
村里的养殖场一角
“我在睡不着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焦书记,他为群众两袖清风,不贪不占,他单独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贫困户的困难,视群众如亲人!”河南省淮阳县大连乡龚桥村村民龚红旗谈到驻村第一书记焦强时显得尤为激动。
2015年9月,淮阳县委组织部选派县委编制办公室人员焦强作为驻淮阳县大连乡龚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焦强书记带领龚桥村三委班子和党员、群众,紧密围绕全村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以“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建村室、修道路、完善安全饮水工程、跑项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精准施策带领群众致富脱贫。目前,龚桥村环境优美,道路畅通,群众和睦相处,已经成为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村庄。
抓党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龚桥村下辖6个自然村,3000多人,人情复杂,在焦强任第一书记之前,村支部10年内变化较多,人心不齐,党员干劲不足,群众缺乏主心骨。
为改变这一现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焦强与其他村委人员依靠全村46名党员和广大村民群众,围绕基层党建中心工作目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并结合目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强化村党员观念和责任,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又吸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村党组织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争取资金为新村室添加办公设施,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村级管理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全村群众脱贫攻坚有了“主心骨”。
服务群众,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村委班子始终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想方设法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按照各级部门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和部署,村委会召开支部会、“两委”会、党员会和村民大会评定出需入户普查的对象户342户,焦强与村三委干部一起积极开展入户普查工作,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与群众耐心细致算收入支出账,认真填写入户普查表。走村入户对全村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算收入支出明白账,填写精准扶贫明白卡。
联系相关部门开展送医下乡“专家会诊”和送农业科技下乡“农业专家知识讲座”,增强了群众的日常健康知识和科学种田的技能。同时向村民宣传国家政策,特别是粮食收储、家畜养殖行情、种植结构调整等,引导农民对接市场,搞好经营。焦强书记驻村近两年来,先后协调淮阳县扶贫办70多万元资金,硬化龚桥、盛庄、沙堡屯三个自然村村内道路2400多米;争取资金为杨庄架设变压器一台,解决了杨庄自然村68户400多村民的用电困难,争取安全饮水项目,铺设自来水管道26938米,接通水表966户,解决全村376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带领村干部和贫困户到企业考察了解代加工合作事宜,为下一步的产业扶贫项目做准备。
“通过为村民办实事、解困难,树立了村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增强了村民发展的信心,也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焦强书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如是说。
改善环境,干部群众的心贴近了
为改变村委办公环境,焦强积极协编办领导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资金,修建了村室,改善了村干部办公环境和村室安全。为方便群众在生产之余有一个健身休闲娱乐的地方,在村委外安装了健身器材,群众有了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业余生活。来村室说事提建议的群众多了,党群干群的关系拉近了,干部群众的心也贴近了。
焦强书记带领的村委班子,特别关注村民各种矛盾和纠纷,如土地承包、户口迁移、邻里纠纷、民政救助、信访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知情了解后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带着感情做好解释、解答和处理,及时化解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