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zbrand浅谈中国品牌日:国家层面的品牌战略

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创造财富的工具。只有品牌强,才能国家强。现实中,品牌可以直观衡量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和经济实力。国际顶尖品牌咨询公司vanzbrand万知,特邀中国著名品牌专家赵万老师,结合多年的品牌管理经验,客观看待中国品牌的现状。因为一切对产品的认可皆是对品牌的认可。在现实的竞争中,一切产品的竞争都是品牌之间的竞争。拥有强大的品牌,才是企业发展制胜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早已经不再是早期那个“灼烧烙印”,而是消费者心智中的“情感烙印”。
vanzbrand浅谈中国品牌日
中国急需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品牌强国”,“中国制造”的全方位产业升级就是“中国品牌”。中国企业必须提升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掌握核心技术,开展全球品牌营销活动,全面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传播力。不仅要生产好产品,还要讲好中国故事。
在各种商业模式中,品牌永远是处于“商业食物链”的顶端,因为品牌持有者拥有绝对的市场主导权并把控整个市场。强大的品牌,是形成市场垄断的唯一工具。在市场中,消费者只认品牌,不认产品,一切的营销,必须围绕品牌进行,而营销,就是营销品牌。没有品牌的产品只能依靠“价格战”生存,一旦抛开低价优势,没有品牌的企业随时会被替代。因为在市场竞争中,真实的场景是“品牌为王”,这就是那些国际品牌强势的原因。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腾飞的速度震惊了世界。虽然有众多的原因致使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同时也明确证明,以出卖劳动力赚取低廉利润的发展模式不可取,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更要不得。为什么我们这么累,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才赚取微薄的厘毫之利呢?因为我们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市场不认可,哪里有销路?哪里来利润?如果再不以廉价劳动力作为卖点,恐怕就要回到那个“忍饥挨饿”的年代了。
抛开科学技术方面的因素,品牌不仅可以赢得市场,还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附加值,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近日,关于“一带一路”的一部纪录片中讲到,一家苏州吴江的纺织企业为hermès(爱马仕)供应丝巾原材料。几十元的原料成本经过品牌的包装,成为hermès(爱马仕)丝巾,瞬间零售价升至五六千元。这件事对这位企业的老板触动很大。凭什么区区几十元的原料成本可以卖到五六千元?为什么我们最累反而赚的最少?因为品牌!没有品牌的后果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句耳熟能详的警句“落后就要挨打”。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品牌问题,品牌能使品牌持有者拥有经济决策权,使资金倒流,从而支配整个市场。我们以那个著名的“8亿条裤子换欧美一架飞机”的典故作为例子来理解。本质上一切物质是平等的,只是人们基于物质的使用价值,使物质变得价值不等,从而产生价格的差异。为什么你要做8亿条裤子才可以换取欧美一架飞机呢?因为做裤子的附加值低,所以你要大量的重复劳动,大量的消耗资源才能换取别人先进的东西。同理也可以看待汽车行业这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个普通的钢铁公司,他需要生产销售多少吨钢材才可以赚取一部benz(奔驰)汽车呢?国产汽车厂商需要卖几辆车才能达到1辆benz(奔驰)汽车的利润呢?而benz(奔驰)仅需依靠钢铁等原材料来制造汽车就能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此不对等的形式是如何造成的呢?还是品牌。品牌的影响力就体现在,对消费者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每个事业有成的人都需要一部benz(奔驰)汽车来彰显自己的成就。
今天,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gdp构成却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荣誉头衔不符。经济强并不完全代表国家强。历史上,清朝时期中国100万军队被几千人的英国远征军打败,当时中国的gdp居世界第一,中国的gdp是英国的6倍,中国还是被打败了,并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中国的gdp构成是茶叶、丝绸和瓷器。当今美国gdp的构成是什么呢?是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机械制造、能源化工、it研发、计算机产业、生物科技、现代农业等,是能迅速转换为国防力的综合产业力量。美国的航空母舰、飞机、相关高精尖装备制造,全部拥有绝对的自主核心技术,你可以直观的理解为只要有原材料马上就可以开工制造。美国世界第一的军事优势是由这些产业实体作为现实支撑的。日本的gdp构成是什么呢?汽车工业、电子工业、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等。是因为这些工业基础奠定了日本世界强国的国际地位。俄罗斯的gdp构成也是机械制造、航空工业、核工业等。尽管俄罗斯的gdp只有我们的一半,但并不影响俄罗斯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gdp这个概念只能迷惑没有经济常识的群众,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出发,gdp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需要,在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后,势必要向世界强国的方向发展。国家倡导“创新发展”、“工匠精神”、“中国创造”、“国家品牌计划”等一些重大政策举措,都是为了更好的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为强国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想在全球竞争中拔得头筹,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并努力成为全球知名品牌。中国知名品牌专家赵万认为:“品牌,不是我们做不好,而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命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去落实的任务。国家设立“中国品牌日”。这是国家层面的品牌战略,同样也是要唤醒所有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品牌强,则国家强。只能先拥有“品牌意识”,才能往品牌的方向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