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微软是如何一步步丢掉移动市场的?

日前,市调机构kantar公布了移动操作系统最新的市场份额分布数据,数据收集时间为3个月,统计时间截止于2016年2月。
统计数据显示windows
phone份额持续下滑,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0.9%,在美国稳定在2.6%,而在原本市场份额较高的欧洲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0.1%下降到5.9%。
在一些历史份额较高的区域,windows
phone份额也出现了下滑,在历史份额最高的意大利wp份额也下降至6.7%,要知道一年前wp在意大利可是拥有14.4%的市场份额。
按照微软在build大会上公布的计划,今年微软的重心并非windowsphone。微软在移动领域可谓一败涂地。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微软在2003年推出的smartphone普及了最早的智能手机。先行者却在后来的移动大战中一败涂地,即使阴谋收购了诺基亚也无济于事,微软究竟做错了什么?它是如何丢掉移动市场的?我们来做了一个历史回顾。
一、故步自封错过了先发优势
其实,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比尔盖兹对it行业的发展是有预见性的。今天很多流行的it产品都是微软先做了雏形。
微软做tablepc比后来苹果的平板电脑早了好几年,在大家还不知道机顶盒为何物的时候,微软已经在搞维纳斯计划。在智能手机上也是微软在2003年就开始正式把pc上的体验移植到手机。
从2003年到2007年,市面上的智能手机中,微软算是主流产品,拥有多个厂商的支持,拥有最好的产品,颇有后来安卓的意思。
当时微软有最好的生态系统,而其他家的所谓智能手机(譬如摩托罗拉的linux)只是自娱自乐,而诺基亚傻到一个操作系统还要分互不兼容的多个版本,微软占据了先发优势。
但是故步自封害了微软,在iphone之前,尽管wm更新了多个版本,但是整整四年的时间,微软的系统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只能支持65536色,一如既往的难看ui,处理器几乎没有什么大升级,常年的qvga分辨率。
当真正的竞争对手ios和安卓来临,微软突然发现自己多年的先发优势一下成了泡影。苹果一出手就用了市面上的最好的硬件,达到了最好的体验。而微软过去4年在虚度光阴。
技术上的保守让微软浪费了先发优势,其实第一版的ios不过是windowsxp级别的水平,微软并非没有能力拿出来,但是保守害了微软。
二、wp7的昏招
面对苹果的冲击,微软初期还有一战之力,htc的几款wm机器做得不错,ui也很漂亮。wm的生态系统积累多年,相比初出茅庐的苹果还有一些优势。在苹果应用商店出现之前,很多事情是wm手机能干而iphone干不了的,而安卓来得更晚。当时wm的手机销量还很不错。
而微软这个时候出了一个大昏招。营销出身的鲍尔默恰恰在这个时候接手了微软,此后一系列的决策惨不忍睹。
wp7项目开始于2008年11月,新的主管来到,直接废掉了开发了一年多的windowsmobile7,并要求在一年以内拿出产品
这个产品就是wp7,因为一年时间的紧张限制,微软使用了大量以前的成果。
负责wp7metroui的是微软设计总监
flora。选了格子界面的所谓metro风格。不幸的是,使用metro风格的zune,被市场证明是惨败于苹果的。最好的时候,zune在美国市场份额是9%,ipod当时是63%,而到了2011年5月,ipod
的北美市场份额76%,zune还不到1%。
albertshum担任微软移动设计团队主管。他除了负责wp7的设计,还负责已经被人遗忘的kin系列手机的设计。
windowsphone团队高级体验设计师michaelkruzeniski说:“我们围绕kin
打造了很多出色的东西。这款产品虽然已经停售……但它的绝大部分已经被直接或间接地整合进windowsphone。”
而微软的kin手机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科技行业中闹出的最大一个笑话,2010年4月份发布,5月份上市,6月底就宣告放弃。7月,微软的运营商合作
伙伴verizon又宣布实在无法忍受清理存货的漫长过程,将所有kin手机下架退回了微软。微软2008年收购danger花了5亿美元,而最终成果
kin手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据称仅售出了约8000部。照此计算,不算研发成本,微软为每一部kin花费了高达6.25万美元
就是这样一个被市场证明失败的团队打造了wp7系统,打造了wp7的体验。所以wp7的早期体验非常糟糕,相比wm也是一个大倒退。当时wp7被吐槽的包括没有流量控制功能、只能用zune同步音乐和图片,没有usb传输功能,也没有蓝牙或
wifi传输、没有usb存储功能、没有第三方中文输入法、重力感应无法关闭、音量无法单独调节等等。wp7的早期版本基本就是一个半成品。
而更糟的是微软学习了ios的封闭经验,几乎不允许第三方改动什么东西。让糟糕的原生的体验不能通过第三方开发来弥补。
同时,wp7还废掉了多年积累的wm生态体统,需要重建一套自己的生态系统。
这种集多种作死方法于一身的东西居然出台了,而且得到各种力推。
相比同期的ios和安卓,wp7的体验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营销出身的鲍尔默无论如何努力都难获得销量。
三、战略的错误用战术弥补
wp7的失败在于体验糟糕,系统封闭,新建生态系统困难。但是这个时候(2010年前后),世界还处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过渡时期,时间窗口还没有完全封闭。
如果微软及时调整,推出一个界面足够漂亮,系统足够开放的操作系统,再给第三方开发者一点好处,凭借pc平台windows的优势,尚有回转的余地。
而这个时候微软把主意打到了诺基亚身上,通过前雇员打入诺基亚,一步步把诺基亚绑到微软的战车上,最终收购诺基亚,强推wp系统。当时很多机构都认为诺基亚大约15%的份额会自然转到wp身上,wp将成为主流操作系统。
但是,微软却没有对wp的体验和生态做出改变,后来的wp8居然坚持了wp7的设计风格。而这时时间窗口已经开始逐渐关闭。
此时,ios和安卓开始一统天下。形成良性循环。而wp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体验糟糕,销量少,第三方不给开发,生态建立不起来,体验更糟糕。到了2013年,这个时候wp已经无力回天了,即使wp做的与ios一样好,因为后发劣势也无法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了。至此微软在移动领域已经宣告失败,后续只是苟延残喘了。
现在复盘一下,其实微软有两个机会,在iphone发布后,如果当时微软能推出一个能兼容wm生态,体验达到ios水平的新系统,哪怕是山寨ios,这个系统就能依靠历史生态获得更好的体验,吸引开发者。(魅族m8证明类似苹果的体验并不难做到)如果微软做得好,安卓甚至不会有机会。
在2010年前后,微软如果认识到wp7竞争力不足,及时做一个与ios、安卓体验近似的系统,并且重金补贴开发者力推,也有三足鼎立的希望。
微软错了这两个节点,到了2013年,一切都已经无力回天了。
微软最大的错误就是忽视了用户体验,而过于依赖营销。明明市场销量极其失败的两个产品,明明用户不喜欢的风格,却成为了微软押宝并且持续的投入的基础。战略的错误,不是后来战术能弥补了的,忽视用户是微软失去移动市场的根本。
作者:maomaobear|来源:idonews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