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业管理者在遇到重大的发展困境时,都希望能从外部找到一个经验丰富、精明强干的外部顾问,让企业起死回生。可惜并不是每个企业运气都很好,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企业的确请到了履历光鲜的外部顾问,但是到位之后的结果却让人非常失望。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这些顾问都是巧舌如簧的诈骗家?还是说这里面另有原因?
先看几个案例
一、历史上最大的葬礼——苏联解体
1991 年初夏,莫斯科的骄阳已经难以媲美苏美之间逐渐升温的关系,7 月 31 日,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刚刚敲响下午 3 点半,老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稳步迈入大克里姆林宫的冬季花园。他们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大的仪式,签署《削减核武器条约》。
戈尔巴乔夫坐在开放式的阳台上,一边俯览着莫斯科河,一边向美国总统讲述他关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观点。在当天晚上的晚宴中,被戈尔巴乔夫征服的老布什费尽心力地为戈尔巴乔夫歌功颂德:“戈尔巴乔夫是令我尊敬和倾慕的人,在过去的6年中,他的所作所为给那些相信个人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带来希望,包括我在内。”
这是人类历史上唯二的两个超级大国的蜜月时刻,他们将联手创造一个属于人类未来的光明前景,60 亿人类将再也不担心生存在核大战的恐惧中。这个功绩将让老布什将成为美国历史上与林肯、里根齐名的伟大总统,而戈尔巴乔夫也将借助美国的经济援助让民怨沸腾、内外交困的苏联重新焕发活力。一切看上去都如此美妙。
1991年8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使戈尔巴乔夫宣读政令,将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资产移交
二、历史上最伟大的重生——苹果
1997 年, 史蒂夫·乔布斯面临的烂摊子可能会让世界上任何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头疼。
这位刚刚回到苹果仅三周的创始人发现,在过去的整个财年里,苹果的损失高达 8.16 亿美元。从 95 年开始,股价下跌了近 2/3。而最令人恐怖的是,20 世纪最后十年是个人电脑发展的顶峰期,1997 年个人电脑的全球销量比上一年增长了 14%,而苹果电脑却下降了 27%。销量下降得如此之快,最核心的原因是在于苹果的产品已经成为了“垃圾”的同义词(糟糕的产品定位以及更加糟糕的产品质量)。
1997 年的冬天,苹果唯一疯狂增长的就是库存的数字。此刻的苹果公司仿佛一颗已经被蛀虫侵蚀得只剩下一层皮的烂苹果一样,甚至没有任何公司愿意收购它。乔布斯自己也没有想到,回归苹果之后竟然是面临一场如此绝境。
1997 年 8 月,苹果一年一度的 macworld 大会召开,现场极其火爆,超过 5000 名苹果的忠实粉丝早来了好几个小时。他们要亲自验证,乔布斯是否还如十多年前那样充满点石成金的魔力。而在观众陆续入场的同时,会场后台不显眼的角落,因为回归苹果后繁重的工作而疲惫不已的乔布斯,正在电话里和另外一位it界的巨人进行最后的商讨:
“比尔,如果苹果和微软继续在专利上打官司,几年以后我们可以赢得10亿美元的专利罚金。这一点你知我知。但是如果那样的话,苹果反而撑不到那个时候。所以让我们想想如何立即解决这个争端。我所需要的就是微软承诺为mac开发软件,并且微软要向苹果投资,这样微软也能从苹果的成功中获益。”
1997 年 macworld 大会前,精疲力竭的乔布斯用一个小时搞定了与微软的合作。
当经过一个小时的讨论,筋疲力竭的乔布斯躺在地板上与电话对面的比尔盖茨最终敲定了合作协议的最后细节。正是两人协力推动的这份合同,让苹果拿到了 1.5 亿美元的投资,以及未来 5 年微软为苹果电脑开发广受欢迎的 office 软件的承诺,成功地让苹果从破产的边缘重生。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出席节目,回忆当年的如今,苹果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企业。
三、企业聘用外部顾问前,要考虑什么?
1.外部介入之前,内部必须稳定
苏联和苹果在面临内忧外困时,同时选择了从外部寻找帮助力量,但是最终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客观地讲,无论是前者的解体还是后者的重生,其中的原因都很复杂。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注意到两者的最大不同——在外部力量介入之前,苏联和苹果的领导核心对于内部势力的掌控程度不同。
苏联和苹果都向自己曾经的最大竞争对手寻求帮助,但是不同点是苏联在外部力量介入时,内部矛盾非常尖锐。无论是民众与政府的对立还是国家管理核心之间的政治斗争,都异常激烈,而戈尔巴乔夫又缺少强力的政治手腕来管理苏联的统治核心。
宴会上的不速之客图片说明:在一场由戈尔巴乔夫夫妇为乔治·布什夫妇在克里姆林宫举办的官方招待会上,鲍里斯·叶利钦试图充当宴会的主人。1991年7月30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通社-塔斯社图片通讯社)
当时,在戈尔巴乔夫为老布什夫妇举办的晚宴上,甚至还发生了政治对手叶利钦未经戈尔巴乔夫同意,擅自充当宴会主人为布什夫人引路的尴尬场面。戈尔巴乔夫与美国人之间的合作,在很多苏联高层(尤其是军事将领)看来,是一种对国家利益的出卖,所以在后来遭遇的一系列政变中,戈尔巴乔夫孤立无援、任人宰割。
而乔布斯在正式回归苹果之前,已经与董事长埃斯·伍拉德、亿万富豪朋友拉里·埃里森联手将改革最大的拦路虎——原ceo阿梅利奥铲除,甚至连董事会都被清除得只剩下两个人。
乔布斯在后面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时,苹果高层中没有一个人敢对乔布斯说不,所以他得以顺畅推行大刀阔斧的革新,从最基本的库存管理做起,一步步改善苹果的基础状况。不断推出革命意义的 ipod、iphone、ipad,不仅挽救了垂危的苹果,而且改变了全球唱片界、手机界的格局,让苹果成为 21 世纪头 20 年最伟大的公司。
2.要先借助外力解决问题,必先从内部统一开始
一艘船漏水不可怕,可怕的是船上已经没有人愿意去堵这个漏洞。当年国共内战,蒋介石希望借助美国人的援助统一全国,但却缺乏对内部国民党各派系军阀的把控力,大家各怀鬼胎,都想着保存实力。最终国民党连输三大战役,美国人援助的各种军事装备,反倒被共产党的军队缴获之后用来增强自身火力,结果丢掉基本盘,只落得拱让河山、偏安一隅的下场。
此时此刻面临企业发展困境、同时又渴求外部力量帮助的管理者们,请在签下上百万的顾问合同前,先想清楚自己是否已经完全做好了内部的工作。否则,当你落笔之时,仅仅只是为坐在对面的顾问提供了一次全家度假的酬金,而那些你想解决的问题,在一年合同期满之后,会继续附庸在企业的身上,蚕食掉它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