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今年3月25日的太平桥
位于绍兴灵芝镇安心村,建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的明代古桥“太平桥”,去年4月我曾去拜访过,见到安心村已在拆迁,桥在一片废墟中已破残不堪,部分石阶已不见,甚至桥边的绍兴市文物保护点的碑牌也倾倒在一边,我拍了照片,写了“救救明代古桥” 的报道,文物不可再生,失之愧对后人。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采取合理措施加以保护。
今年,绍兴晚报又报道了这座太平桥被孤零零的伫立在水面上,只有桥西有一条路可到达。而市文物部门却在制定“迁址保护”的方案。好在市政协委员、水利和古桥专家屠剑虹、邱志荣、罗关洲等提出了“原地保护好太平桥,千万不能以‘迁址保护’的名义将其拆毁” 的意见。太平桥何去何从不得而知。
3月25日,我再次骑车前去探望太平桥,沿途金黄的油菜花普遍盛开,春天已降临大地。骑过镜湖大桥向东不远,只见太平桥惨兮兮的倦缩在水面上,钢管架子搭在桥下,无人管理,四周一片荒凉。望着桥后不远化巨资兴建的绍兴文化中心,巨大的反差使太平桥更显得悲惨。太平桥啊,你能挺得住吗?
摄于去年4月3日的太平桥
强烈支持楼主!太平桥啊,你挺住!
小时候,听说过 太平桥,可就是找不到在哪里
政府再也不能贪图省事而干断子绝孙的蠢事了。绍兴这个地方没有了古桥古路古屋古塔古庙古树名木古街还能叫古城吗?还能叫历史文化名城吗?它的载体呢?保护一座古桥难道比新建一座不伦不类没有文化含量没有传统传承的仿古建筑还难吗?希望政府领导能象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太平桥。
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窝在个,修修没有用,是废弃的阵势了。
就是不拆,已经大半西弃。
柯桥区阮社有座太平桥以前没有这么破旧不堪,还有附近一座公路桥也叫太平桥(其实应当叫新太平桥)
绍兴叫太平桥的古桥很多的,人们祈盼太平哦。
13楼说得好极!再说已经上了保护名册的文物都会处于如此难堪的境遇,绍兴的文物保护还有什么后劲可言,这种不正常的局面必须立即纠正。
太平桥看来自身都难保,还能保什么太平. 说实话,不要再像"古永安亭",给后人留下的尽是遗憾.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是破坏的太厉害了,古迹正在逐年减少。
不光是桥梁要保护,就是原来绍兴乡间的石板路也应当保护起来。这些也是古迹呀。当年就是这些在今人看来落后的道路承载了绍兴历史和绍兴文明的前进脚步。有多少人就是从石板路上走出绍兴走向新世界的。
绍兴乡间的石板路可能已经丧失殆尽了
有关部门即使要易地新建,也应抓紧呀!救救古桥吧!
可怜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