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起强制执行案件中,桐乡法院对“老赖”沈某的支付宝账户进行强制划扣,成功为原告追回了19万余元欠款。桐乡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点对点”查控系统,该院已实现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资金查控。今后,妄图以此躲避法院追讨将成为历史。
据悉,今年3月,因被执行人沈某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偿还原告借款50万元的法律义务,原告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案件受理后,执行法官立刻联系双方到庭谈话。但沈某到庭后表示自己没有履行能力,申请人一方也无法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后经法院查询,沈某名下确实没有车产、房产,银行账户内也没有存款。
然而,在多次与当事双方谈话中,执行法官了解到一个线索:沈某在网络上开设有淘宝店铺,其很有可能将自己的财产款项转移到支付宝账号下。法官与阿里巴巴公司联系协商后,对沈某支付宝账号以只进不出的方式冻结。今年7月,法院划扣了其支付宝账户内19万余元。
目前,沈某得知自己支付宝账户被冻结后,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与申请人就剩余款项达成和解协议,并希望法院解除对其支付宝账户的冻结。
法官说法:
为躲避法院执行局检查,“老赖”总是想尽办法转移财产。互联网时代,“老赖”们更是盯上了“支付宝”这一网络平台,妄图以此躲避查控。然而,殊不知这一网络平台亦属法院执行范围。
桐乡法院执行局局长朱远介绍,支付宝账户虽然是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但账户内资产也属于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款项与货币等值。其账户内的交易所得资金可作为被执行人的收入,因此属于法院可执行的被执行人财产范围。
朱远表示,目前通过“点对点”查控系统,桐乡法院不仅能查看网络支付平台、金融衍生品的资产现状,还能查询到资产转移的明细情况,这将进一步缩小“老赖”的生存空间。今年初以来,该院通过查控系统已对两例利用支付宝平台转移财产的“老赖”实现成功追讨。(嘉兴日报)
想躲过法院的财产执行,您还差点道行
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