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中国联通2020国际合作伙伴会议在线顺利召开

7月2日,第十五届中国联通国际合作伙伴会议以线上的形式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同心奋斗,智联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全球逾600家合作伙伴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新特点,与全球合作伙伴积极携手推动产业繁荣,构建开放共享的全球合作大生态。广州软件开发
聚焦合作创新,5g奏响数字化转型主旋律
受疫情影响,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企业服务的数字化、个人消费的线上化趋势显着,全球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通信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借此大会契机,中国联通向全球合作伙伴介绍了联通在全面数字化转型中的探索和实践,展现了中国联通开放共赢、共创生态的积极态度。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何飚发表题为《加快全面数字化转型,生态共赢5g时代》的主题演讲,深度阐述了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新局势下,中国联通创新生态合作的理念和方向,展现了中国联通创新业务在助力客户商业成功方面的独特优势。他表示,中国联通将以5g为引领,继续创新拓展5g应用场景,深挖垂直行业价值蓝海,与全球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赋能百业千行。
何飚指出,秉承“成为客户信赖的国际信息服务价值创造者”的国际业务发展定位,中国联通不断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按需定制、端到端的综合信息服务。截止目前,中国联通已在全球设立32个分支机构,与超过300家国际运营商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服务全球跨国企业近3000家。中国联通将继续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汇八方朋友,让万物生长,构建全球共生的合作大生态。
同时,大会对28家国际合作伙伴进行了线上颁奖,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联通发展的合作伙伴们表示感谢。
展示多项重磅应用,普惠百业千行实现生态合力
在疫情催化下,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联通积极适应形势、引领变革,构建了线上化、智能化、云一体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会上,中国联通展示了已经得到客户高度认可的智慧城市大数据治理工具、企业和个人云视频、ai人脸识别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系列应用产品。
携手生态合作伙伴,中国联通运用智慧城市大数据治理工具,对城市治理相关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有效支持了政府和企业决策,提升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助力疫情防控。
中国联通关注企业和个人云视频在海外节点拓展建设,依托全球资源,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全球视频通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远程办公、会议、培训、应急指挥等需求,助力企业高效运转。
同时,中国联通展示了ai人脸识别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ai人脸识别通过优化人脸识别算法,取代传统人工检测,识别受试者佩戴口罩情况和体温是否异常,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系统,实现在多场景下的自主巡逻、检测和提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优化全球化络资源明星产品再升级
近年来,中国联通重视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应用能力的建设,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快捷的全球化络与信息服务,助力全球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大会重点展示了中国联通的优质络资源、云联智慧连接解决方案、物联服务和覆盖全球的7*24小时运营服务能力。
基于覆盖广泛、带宽充足的海陆缆资源,中国联通为全球合作伙伴与跨国企业提供了专业优质的络服务,推出精品快线的商业模式,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跨境专线产品,并不断扩大精品快线产品的全球覆盖范围。
中国联通展示了今年重点部署的明星产品———中国联通云联。作为一款由高质量mpls-vpn络承载的云间专线产品,该产品能充分保障客户分布式计算各节点间的高效稳定互通。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完成对境内逾70个、境外逾30个重点云资源节点的互联,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云联服务。
同时,中国联通介绍了物联全球连接产品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支撑能力。通过携手各地运营商伙伴,合作整合络资源,统一资费标准和受理流程,中国联通为客户打造了一体化的全球物联络基础。
在运营服务方面,中国联通展示了在全球的7x24小时运维团队和全新的安全运营中心。通过信息安全、运营安全、物理环境安全和络路由安全服务,中国联通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不间断的络连续性和安全运营保障。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联通将携手全球合作伙伴积极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生态系统,同心奋斗,智联未来。
延伸阅读:
中国联通试行总监制推进“总部机关化”问题整改
7月3日,中国联通称,自2019年11月“总部机关化”问题整改工作开展以来,集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介绍,自2019年12月起中国联通集团陆续启动政企、市场、络线运营组织体系变革。2020年4月,总部研究出台《中国联通集团总部总监管理办法(试行)》,助力转型组织业务改革和总监制运行提供制度。
中国联通称,总监制的设立,旨在破除总部长久以来的体制机制惯性,构建以总监执行团队为主的新型部门运行架构体系,将部门内部管理关系由过往繁复的科层制简化为“部门负责人-总监-员工”三层。
总监制最突出的特性体现在“一个坚持、八个突破”,即坚持政治要求不降低,加大授权、灵活管理,赋予总部部门更大的人事管理权限,并从角色定位、岗位设置、汇报关系、用人标准、授权选聘、契约化管理、岗级职级分离、岗位退出等八个方面实现突破。
例如,角色定位由部门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转变为专业模块或业务团队牵头人,以管事为主,带领团队完成专业任务、解决专业问题。
岗位设置打破处室墙,总监岗位不再与内设机构一—一对应,而是由部门根据团队业务复杂度在总职数下灵活配置,也可根据项目制设置,破除“部门墙”,同时总监岗位不分正副,打破以往三级经理正副职之分。
汇报关系打破原有管理层级逐层汇报、逐层传达的工作习惯,依据“谁指派工作,向谁汇报”原则,直线汇报、直线协调,实现业务沟通扁平化、短流程。
实行契约化管理,建立以量化为主的绩效指标体系,签订契约合同书;绩效考核结果正态分布,拉开差距,加大考核结果在薪酬分配、晋升激励、退出等方面的应用。
实行岗级职级分离,总监岗位的岗级带宽为14至18级,与个人职级不相关,变动薪酬根据总监承担的工作任务与业绩表现确定,与个人职级脱钩;加大岗位退出力度,形成能上能下的常态化机制等。
据介绍,目前,中国联通政企、市场、络线7个转型组织已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启动该制度的落地与运行,近期将完成总监首聘,相关配套建设正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