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 齐裕焜:《学理思考与文本细读——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续编》

《学理思考与文本细读——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续编》,齐裕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版。.cn/
◆◆
内容简介
◆◆
齐裕焜教授在年出版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独创与通观》(上海三联书店),最近又出版了《学理思考与文本细读——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续编》),这是他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厚积薄发笔耕不辍的又一成果。
《续编》收集了齐裕焜教授近年撰写的论文篇,既有他对文学史小说史以及专门学科史的学理思考,也有对古代小说文本深入解读,既回应学术争论“热点”问题,也涉及到古代小说研究中学术较强的“冷门”问题,二者相互呼应相辅相成。
《续编》一个极具特的内容,是收入了齐裕焜教授多篇回忆文章,有对恩师吴组缃吴小如等诸先生追忆和感念,有对北大学习学术道路的回顾和反思,有对家庭生活人生经历的回味和感恩。这些回忆文章,不仅给人思想启迪,读起来也倍感温暖亲切。
《续编》还辑录了齐裕焜教授几位学生所写的文章,其中贯穿了他们对古代小说研究的学理方法的传承和思考,充满了浓浓的师生谊,可谓《续篇》未了,后学留香。
◆◆
目录
◆◆
关于相对主义思潮影响的思考
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概述
学理学科和问题意识
关于建构水浒学的思考
《水浒传》创作成功的历史原因
《水浒传》研究中的一个悖论
水浒戏的贡献不可抹杀
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问题的思考
《水浒传》不同繁本系统之比较
《水浒传》出场诗刍议
“奔上梁山”和“逼上梁山”
正确评价《三国志演义》里的谋略
官渡之战的历史沉思
冯梦龙研究的突破与进展
《儒林外史》的春秋笔法
读《儒林外史》札记
视野开阔与精细入微
山高水长师生
开阔视野,奠定基础;栉风沐雨,历练人生
蓦然回首:三十年学术路
人生感言
陈 键《长河风云》序
张锦池《水浒传考论》序
王枝忠《稗海求知录》序
邹自振《汤显祖综论》序
附录
以类型构撰历史,阐明小说演变规律 涂秀虹
我和齐裕焜先生的缘 陈 颖
有教无类,纵横通观 伍达复
视野方法与研究规范 刘海燕
读书是一种福气 冯汝常
沐浴春风 恩泽永驻 丁峰山
后记
◆◆
后记
◆◆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盼望尽快长大,独立地走向社会,投入工作;到了老年,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地就到了耄耋之年。
十年前,也就是我七十岁时,出了一本论文集《独创与通观——中国古代小说论集》(上海三联书店年版),一晃十年过去了。
这十年我退休了,摆脱了繁重的行政工作,专心做研究工作。大概做了三件事:
一是我和陈惠琴一起对《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作了较大修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修订本(年)。
二是和冯汝常胡小梅陈丽媛等同学合作,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了《水浒学史》(上海三联书店年)。
三是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文章。现在在高教出版社支持下,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
这本论文集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近年写的十多篇学术论文,大多涉及古代小说研究中有争论的问题。收集在这里,希望引起进一步的讨论,我会虚心接受专家和读者的意见,作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修订本,齐裕焜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
第二部分是五篇回忆文章,其中两篇是怀念恩师吴组缃先生和吴小如先生。他们的高尚品德,渊博的学问,是我永远的榜样,他们的音容笑貌长留在我的脑海里。
其余三篇是回忆我父母和家人给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给我前进的力量;从中学到研究生的学校教育,培养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夯实了业务基础,顺利地走上人生之路;兰州大学的十八年,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领导朋友帮助我闯过了险关,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到福建师大的三十多年,融入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获得丰收的喜悦。这些人生的经历和感悟,也许对年轻朋友有一点启示作用。
《水浒学史》,齐裕焜冯汝常等编著,上海三联书店年版。
第三部分是我的几位学生的文章,充满了浓浓的师生谊,这些年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会举步维艰,无法阔步前行。每当我们师生聚会时,欢声笑语,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仿佛回到青春年代。还有四篇给朋友写的书序,记录了我们的友谊。
集子里的文章绝大多数发表过。这些文章是在不同时间因应不同需要撰写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或不够完善之处。此次收入时,对部分文章作了删改补充和完善,对脚注等的格式作了统一处理。但仍有部分文章因为行文的需要,重复之处无法完全避免,请读者谅解。
作者近照
非常感谢高教出版社给我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感谢责任编辑付出的辛劳,感谢胡小梅等同学的协助。
【相关阅读】
齐裕焜:蓦然回首:三十年学术路(上)
齐裕焜:蓦然回首:三十年学术路(下)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