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网贷之家专栏文章评论,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些人看不上p2p,认为它上不了台面,是屌丝的投资理财选择,甚至还有人用“股市套牢终有头,网贷踏雷粉身碎骨”调侃其高风险性,似乎是在以过来人的态度教育那些窥探p2p市场行情的新人。笔者只想说,既然你们那么看不上p2p,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在行业第三方平台费口舌?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哪些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玩儿p2p呢?想到了一些点,欢迎大家补充。
一、p2p聚焦人群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玩儿p2p,有些人周边都是p2p理财的死忠粉儿,想不玩都不行,因为不愿意听别人拽炸天的聊天内容,更接受不了别人收益比自己工资高的残酷现实。而有些人身边都是p2p理财的黑粉儿,自己想玩儿,还得鸟悄地偷摸着干,一旦被发现不是被嘲笑傻x,就是被各种教育。笔者对p2p聚焦的投资人群有一定判断,但近期通过三平新金融研究院的朋友提供的一组真实调查数据再次验证了结论。
1. 年龄。25-50岁的投资人年龄占比为77.3%,可见网贷投资的主力军为青年和中年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50岁以上的群体也有一定占比,也就是说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选择p2p投资理财。
2. 收入。5-50万的年收入占比为99%,其中最集中的还是5-10万的群体,基本可以判断,玩儿p2p的主力军为有稳定工作,且收入中等偏下的工薪族,后续力量是收入偏上的中高端人士。
3. 人群。从年龄和收入的数据可以大胆揣测并锁定p2p投资人包含国家机器和社会公共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是公务员、老师、警察等等,还有大多数企业工作的职员。此外,还包含一部分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玩儿p2p的你属于哪一类人群,又处于什么年龄段,有着怎样的工作和收入?
二、p2p入场心态
这些人玩儿p2p的心态,或者说目的是什么?利益驱使、工作需要,还是纯粹凑热闹?笔者认为三者皆有之。
1. 投资理财——赚收益。80%左右的玩儿家应该是奔着理财赚收益,增加财富的目的去的,毕竟p2p网贷作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其门槛低,收益可观(行业平均综合收益率9.5%,不少平台甚至更高),周期多样(短、中、长),灵活性强(可债权转让),无论是低收入者作为主要理财手段,还是搞收入者作为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均是一致的——财富保值增值。有人会说:你看中人家的收益,人家看重你的本金。好像说的都是不良平台或者打着p2p平台旗号干着违背良知和社会公德的伪p2p平台。
2. 工作需要——摸门道。大概有20%或者占比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因为工作需要,他们要了解p2p网贷行业的运作模式,了解不同平台的特色,就会用少量资金进行投资测试,总结平台的特点,归纳整个行业的特性,进而获得一些能够促进自身和所在企业发展的东西。
3. 闲来无事——凑热闹。这部分人应该占少数,他们手里有足够的闲置资金,也有大把的精力,听别人把p2p聊的火热,于是投点钱玩儿一把,赚或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
有人说:p2p玩儿不好让你倾家荡产。确实是这样,所以越来越多网贷投资人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一句话总结就是——将部分闲散资金分散地投资在多个精选平台上。他们选平台,一方面关注收益,一方面关注安全与合规。
那么你是什么心态入场了p2p呢?未来是否还会继续玩儿?你的战略战术又有哪些?
头条问答:现在p2p发展怎么样,该投哪个平台?
过去5年我们错过了3个绝佳的赚钱机会
京东杀入p2p 真的对网贷投资人没一点好处么?
各渠道资金翻番所需要的时间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货币基金(宝宝类):按平均收益4%计算,本金翻番需要用时间为:72÷4=18年。
3.国债:姑且按3%计算,本金翻番需要用时间为:72÷3=24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为:72÷10≈7年。
5.股票:股市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风险较大。长期来看,股民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