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潮州崛起立言放歌】潮安区:争当粤东西北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


经过潮安区归湖镇的宁莞高速潮州特大桥已于日前合龙贯通。
市委常委、潮安区委书记林小群到庵埠镇检查督导“六城同创”“治七乱”工作。
潮安区委副书记、区长吴维凯在江东围灌区工程施工现场检查工作。(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潮安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粤东西北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争上游、做实事、守底线”为源动力,全力抓经济、优环境、惠民生、促发展。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21.09亿元,增长7.3%,居全市各县区首位,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近日,市委常委、潮安区委书记林小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潮安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发展思路,以“钉钉子”的精神在推进“六城同创”“治七乱”、维护社会稳定和强化党建工作等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中心城区、高铁新城、陶瓷产业升级示范区、韩江带绿色发展区“四大板块”,奋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打造“四大板块”推动“四新”建设
  当前,我省全面推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借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之东风,我市正围绕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先进市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发展之路,这给潮安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对此,潮安区紧紧抓住发展契机,围绕“争当粤东西北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目标,不断加快发展,促进区域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林小群告诉记者,在区的第一次党代会上,潮安区便非常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潮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争当粤东西北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关键阶段。潮安不仅经济总量要有突破,还必须要有担当精神,理应为潮州跨越式发展承担起“责任担当”。对此,潮安区以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四个升级版”为抓手,着力打造中心城区、高铁新城、陶瓷产业升级示范区、韩江带绿色发展区“四大板块”,奋力推动潮安“四新”建设。
  一是着力打造“中心城区板块”。抢抓我市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的有利契机,通过潮安火车站、潮安大道改造升级、新建汕梅高速城区互通口、潮汕大桥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加大城市规划力度,大力推动旧城改造,提高中心城区品位。加快规范不锈钢产业环保设施配套,建设金属生态处理园区,引入深圳能源燃气热电联产工程项目,推动彩塘不锈钢和庵埠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促药包材、食品印刷包装机械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城乡综合治理,以中心城区生态水乡建设带动周边区域“水岸同治、标本兼治”,全面优化中心城区人居环境,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二是着力打造“高铁新城板块”。抓住省政府批准《汕潮揭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的契机,依托厦深铁路潮汕站粤东中心站作用,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大力推动教育卫生、商贸物流、生态宜居、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以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区为发展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潮安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加快高铁站区核心区建设,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村庄改造,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家园。
  三是着力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示范区板块”。发挥区域内拥有潮惠高速古巷、凤塘互通口的交通优势,以及陶瓷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产值大的产业优势,推进古巷、凤塘、登塘等镇错位发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陶瓷产业发展质效。加快推进古巷陶瓷生产工业园建设,规划建设外环西路、新风路陶瓷产品贸易展示一条街,促进陶瓷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建设陶瓷产业升级示范区。
  四是着力打造“韩江带绿色发展区板块”。落实“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树立“绿色信仰”,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建设文明镇村为基础,以增量经济绿色化为重点,构建山水自然和人文历史、乡土文明相融合的北部片区。发挥区内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批茶叶、水果、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充分挖掘江东镇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小岛经济”,力促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打造潮安乃至全市“后花园”。
  “要完成这些目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新的理念统领全局,引领新发展,实现新蓝图。”林小群说,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打造好“四大板块”,不断拓展城乡发展空间,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最终实现建设“岭南新水乡、粤东新标兵、潮州新门户、潮安新家园”的目标。
  ●大党建促大稳定大稳定促大发展
  6月20日,市委书记刘小涛到潮安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并开展调研时强调,潮安区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力争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出品牌、出亮点、出经验,更好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
  一直以来,潮安区将党建作为重点工作认真抓落实。当前,结合市委提出的要求,潮安区加大工作力度,在党建工作中屡出实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区党建工作,推动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方面,潮安区委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作为全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来抓。特别是以全面加强党建促进基层建设和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着力查找和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农村运作,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基层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潮安区认真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以建强基层干部队伍为目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不断加强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区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和挂镇联村等各项工作制度。换届完成后,新一届农村基层干部总体年龄结构、学历水平等与往届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潮安区还注重做好落实干部思想工作,全区418个村(社区)分四期组织农村书记、主任分批到市党校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主任依法履职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潮安区还通过“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大党建”工作范畴通盘考虑,较好地实现抓党建与促脱贫工作同步推进、相互促进。目前,全区累计筹集精准扶贫开发资金15530.88万元;2016年全区实现脱贫人口6541人,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落实。
  ●全力维护稳定构建平安潮安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尤为重要。在近期全市召开的书记专题会议上,市委书记刘小涛强调,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强化政治担当,不断增强做好维稳工作能力,全力推动维稳责任落到实处,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走访潮安区获悉,围绕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这一中心工作,潮安区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加强维稳安保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区委常委会多次讨论、听取全区关于十九大安保工作汇报并专题研究了该区维稳工作部署,及时成立了维稳安保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十九大维稳安保特防期工作。
  “对社会反映强烈、群众关心关切的社会治安重点突出问题,我们主动作为,聚力攻坚,对各类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除恶务尽’的‘零容忍’态度,以‘飓风2017’专项行动为推手,重点加大对涉盗抢、涉黑恶、涉网络电信诈骗、涉金融领域突出犯罪等犯罪类型的打击力度。”维稳安保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上,潮安区也有了新举措。据介绍,今年以来,潮安区集中精力打造彩塘镇“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省级示范点,发挥彩塘镇省级示范点和我区南北部各先行点的带动作用,树立一个点,带动一大片,以点带面推进全区“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开展,全面铺开综治中心升级打造工作。各综治中心在前阶段初步定格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规范划分,实现精细化网格化管理。目前全区已完成定格、定员、定责、定流程的四定要求,15个镇412个村(居)共划分网格1148个。
  在平安细胞创建全覆盖的基础上,潮安区重点推进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交通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平安细胞创建工作。在公共安全监管专项整治方面,潮安区把管控重心放在学校、医院、车站等人流密集、风险系数高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分类细化风险排查管控预案,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消防公共设施建设,有效遏制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整治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区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狠抓项目建设夯实基础设施
  项目为王,动工为先。今年来,潮安区结合实际,主动作为,紧紧以打好市“百团大战”和区“2017年重点项目攻坚战”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补短板、优环境、促提升,区域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据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18个交通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68.87亿元。其中,公路建设约41.11亿元,铁路建设约25.76亿元,桥梁建设约2亿元。
  同时,推进地方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四通八达”的综合公路网,加快县乡、村道农村公路惠民工程建设,有效地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大大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投资500万元、日处理能力100吨的古巷镇陶瓷废弃物处置中心已完成选址工作。同时,在全市率先试点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区捆绑PPP项目已在3月底与广东广业环保集团签订了项目合同。
  潮安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7月15日1号炉首次点火成功,进入烘炉阶段,项目8月底完成建设,开始进入调试阶段。
  在企业配套抛光治污设施方面,目前彩塘、金石、东凤等3个镇已有5个集中抛光区经环保验收投入使用,建成标准化抛光车间25个,有252家企业配套污染防治设施。
  据统计,截至7月底,全区34个续建、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6个,开工率为76.5%;全区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6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69.3%;列入市15个已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69亿元,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74%。一批民生项目也进展顺利。
  ●铁腕整治“七乱”共建美丽家园
  7月17日,市委召开潮州市“六城同创”“治六乱”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和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擂响战鼓,全面开展“治六乱”大行动,加快推进“六城同创”创建工作。
  近日,记者走访潮安区获悉,潮安区各镇(场)各部门正你追我赶,以铁的手腕,对乱贴乱挂、乱搭乱建等行为“亮剑”,全面掀起“治七乱”大行动新高潮。
  自全市“六城同创”“治六乱”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潮安区迅速按照市的部署,对标要求,结合实际,主动加码,迅速行动把“乱采乱种”作为“一乱”,与市定“治六乱”一同部署,制订出台潮安区“六城同创”“治七乱”大行动工作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全力推动“治七乱”工作。
  行动中,潮安区着重把潮汕公路潮安段作为整治“乱贴乱挂、乱搭乱建”的示范引领,集中人力物力对该路段各类违章搭建物以及乱张贴、乱吊挂现象等进行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对道路两侧进行改造提升,着力打造安全畅通、风景靓丽、融合城乡的“样板路”。与此同时,还坚持齐抓共管、多举并措,强力整治乱停乱放、乱冲乱撞、乱排乱弃、乱摆乱卖、乱采乱种等行为。
  “在抓好‘七乱’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着力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效。”担任潮安区“治七乱”领导小组组长的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晓霞告诉记者,整治过程中,该区依托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平台,嵌入“七乱”黑点管理模块,充分利用“网格员”的管理作用,实现从网格员手机APP直接报送“七乱”黑点,使各相关单位能够迅速掌握各类黑点、及时派发工作任务、跟踪监管整治效果,确保“治七乱”全方位、无死角、无盲区,确保各类乱象不反弹。
  “治七乱”,干部是关键,群众是基础。潮安区把唤起群众和社会各方支持参与“治七乱”大行动的行动知觉作为宣传工作的落脚点,使“治七乱”大行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区人大、区政协开展专项监督,通过发出《倡议书》,在微信平台和电视台专栏报道等形式,动员全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主动参与整治行动;区教育局、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及学生积极参与。此外,区、镇、村三级干部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连日来顶着熊熊烈日埋头干,深深感化了群众,获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彩塘镇仙一村一老干部充分发挥干部带头作用,主动拆除自家位于仙乐排水溪溪岸、面积约250多平方米的三层违章建筑,以实际行动支持全镇重点工作的开展;凤塘镇凤岗村干部齐心协力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环境美,空气好,道路通,整治工作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村民自发给他们送去凉茶消暑。
  经过不断努力,潮安区“治七乱”已初见成效。在潮安区“治七乱”领导小组办公室,记者看到这样一串串数字: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出动人力1.89万人次、机械4368台次,拆除违法构(搭)建物3789处,面积约33.85万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5.83万吨,清理漂浮物29.29万平方米,清淤15.1公里;已查处涉嫌非法采、运砂案件20宗,查扣采砂船21艘、运砂船1艘、挖掘机3部,现场拆解采砂设备4套……
  开好局,起好步,跑好新征程。接下来,潮安将继续朝着争创粤东西北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永不止步,奋力前行,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助推我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来源: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