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时间2015年10月12日,从世界灌排联合委员会(lClD)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年度会议上获悉,诸暨市赵家镇古井桔槔灌溉工程被确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国同时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宁波鄞州区它山堰和安徽寿县的芍陂。下午19时大会宣布结果并举行了授证仪式,诸暨市领导人大副主任张振华、水利水电局张国锄局长等参加会议。
ICID颁发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
桔槔到底是什么?这个工程在哪儿呢?
何为桔槔
“桔槔”[jié gāo]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原始汲水工具,始见于春秋时代。
有井的地方就有桔槔,当地人把用桔槔提水灌溉的井称作“拗井”。桔槔由木桩、拗杆和配重石头等组成。提水时人站在井口竹梁(木板)上,向下拉动拗竿,将拗桶浸入井水中,向上提水时借助杠杆原理,一桶水提起来省力一半。
赵家镇的桔槔在哪里
古井桔槔
诸暨桔槔灌溉工程位于诸暨市赵家镇。古井主要分布在泉畈等村周边,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现在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赵家镇有多少口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泉畈村和附近的花明泉村、赵家村共有古井8000多口。其后几经湮废,目前留存的古井仍有1000多口。诸暨市水电局干部周长荣做过精确统计,在泉畈村核心区,400亩土地上就分布着118口井。井的形状各异,有圆井、方井、长方井、六角井、八角井等。
有记载的古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为“孝子”张万和在为父守墓时所筑。100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口位于赵家镇芦蒙山的古井仍有汩汩清泉冒出,每年,张家后人都会来此祭拜。
赵家镇为何多井
这与它独特的地形、地貌有关。诸暨市水电局干部周长荣介绍,赵家镇是一处高原小盆地,这里溪流湍急,堰坝引水工程兴建和管理困难,但周边大片山林汇集而来的雨水却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同时,由于这一带的土壤以沙质为主,地里的水很容易渗透,即“盛不牢”,给灌溉和生活用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地民谚“日日三百桶,夜夜归原洞”便是对这一现状的生动反映。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挖地数尺就能见到水,家家户户挖井汲水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了。
古井一次次庇佑了赵家的子民
村民何永根清楚地记得,1967年、1971年两次大旱,尤其是1967年,连续134天无雨,周边许多地方绝收,但这里却迎来了水稻的大丰收。在赵家镇赵家村,有一块立于清朝年间的“兰台碑”,碑文有“天大旱,地特丰”之记载。据周长荣解释,这是因为光照越充分,对水稻的生长越有利,而水井又为大旱时的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所以便造成了别处因大旱庄稼绝收,赵家却能丰收的奇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