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政府大刀阔斧地整顿混乱违规的马路市场,一番努力下来,已初见成效。街面宽敞了,道路不拥堵了,整个街道井然有序,颇有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范。
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同时出现,居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似乎不那么方便了。原来利用下班遛弯儿的空档在路边蔬菜水果一股脑儿都能买齐。现在一下子小商小贩都不见了,着实有些不方便。
这当中一些头脑精明的商贩就在临街门面开起了水果蔬菜超市店。既方便了群众自己又创业成功当起老板,其独到的眼光,勤劳精明干事的能力确实让人佩服。
随便看街头的水果便利店,几乎都是灯火通明,人头躜动。水果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售货员脚手不停,忙得不亦乐乎。即便这样,如果水果店老板告诉你不挣钱,你信吗?
身边有一位开水果连锁超市的朋友,前几日见面聊到超市的经营时,朋友大倒苦水,一肚子的委屈要说。别看我外表风风光光,都不知道我整天作的啥难里。不干吧摊子已经铺开了,干吧一年算下来整不了几个钱。房租可不是一般的贵,雇的人少了还不中,工资低于2500没人干。水果损耗 运费 水电费 工商 税务一股脑儿下来头疼。特别是夏天,水果坏的快,烂的扔掉的心疼人。总之三个字 不挣钱。
旁边家属院有打游击卖水果的小贩也是愁眉苦脸,说到超市气不打一处来,形容水果超市是所到之处,寸草(小商小贩)不生。卖货位置不占优势,进货数量价钱不占优势,进多了没钱还怕卖不完扔掉。城管到处撵的乱窜,简直不让人活了。干过这几天,看年前生意咋样,过完年就不一定来了。抱这种思想的小贩不在少数。
果农也有怨言,治理城市占道经营,来地头进货的商贩比以前少多了。大超市来了要的量大是不假,但价钱压的太低,虽说不愁销路,但不挣钱。举个例子鲜桃子下来的季节,好桃子城市卖三块多,超市来地头才收一块。自己送到超市里只给一块二三,还是货到地头死,爱卖不卖。自己去卖吧,路不熟城管还撵还罚,加上吃的还遭罪。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居民也有意见,水果超市样品齐全不假,有些水果并不便宜,别看每天人哄哄的排队,那是有限的水果种类用来轰人气的。几个水果超市把这个地方的市场给垄断了没选择的余地,想吃就得在这里买,到那都是一样。不像以前的小贩没有任何费用,价钱更实惠。
社会在进步,经营在逐步规范,退路进店市场经营是大趋势。商家要诚信经营价钱要公道,要充分体谅果农的不易,价格适当提高还是有空间的。居民要转变在街头随便购物习惯,养成进店进超市消费,有问题可随时找商家找市场处理,这样对自己岂不更好?
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儿,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