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手足口病来势汹汹,嘉兴宝妈们该知道的事……


昨天,记者特意咨询了桐乡市疾控中心,带来了一个消息。
  从今年3月起,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持续升高,逐渐进入高发期。市一院儿科上个月就接诊了数十名手足口病患儿,仅仅一天门诊,就有3名孩子被确诊患上手足口病。
  昨天(5月4日)上午,一个两岁半大的孩子因为发烧被送到市一院儿科。孩子的口腔、手心、脚心、屁股上都有疱疹,而且还伴有发烧的症状。医生说,这是很明显的手足口病症状,孩子病情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少数患者会加重。
手足口病会引发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由病毒引起,会引发高烧,还会使孩子口腔、手脚、屁股等处出现疱疹。该病还会引发心肌炎、肺炎、脑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要让孩子家长引起足够的重视。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通过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症状表现
  开始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大多数患儿在一周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手足口病有一定的传染性
  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具有隐蔽性。而且患儿在恢复期有一定的传染性。过去,一些幼儿园里一旦有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很快全班的孩子都会陆续被感染。“如今,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做好疾病监控。”市一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金月说,一旦发现孩子有发高烧等情况,保健老师就会联系家长,把孩子带去就医,以免别的孩子受到传染。
  别慌!尽管最近手足口病高发,但发病的情况相较以往同期并没有明显增加。
相较去年同期增幅不大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了解到的情况也印证了医生的看法。从监控数据看,今年3月、4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增幅明显,但相较去年同期增幅不大。
数据
发病患者以低年龄段儿童为主  从发病患儿看,以低年龄段儿童为主。在今年三四月间,被确诊的孩子中,最小的只有6个月大,最大的则有20岁了。男孩患病的比例比女孩要高。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请牢记15字口诀!
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30秒;家长们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吃熟食不吃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常通风室内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不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晒衣被宝宝的毛巾、衣物、被褥等要经常更换、清洗和曝晒。
附:《儿童洗手与手足口》宣传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s0196rreeua&auto=0

换季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