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市级新农人计划

尊敬的徐市长: 您好! 今日看到浙江省财政厅发布了《关于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模式开展“3030”新农人行动计划的通知》。经向开化县农发办咨询得知相关条件门槛高,像我们这种在农业经营了近十年的新农民也达不到。所以我就在想我们衢州市是否能成立一个培育新农人计划? 现实中有几个问题恳请领导关注。1、创新农业就是不走老路子,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去改变、去试验、去探索。而这个过程是相当长的,短期内不会有效益。但积累的经验是有很大价值的。而省级的3030计划要求产值在300万元。试问对一个刚起步的农业创业者有多难。2、当前扎根在农业经营上稍有成就者,经营时间都有5到10年。而文凭以高中、职高、中专居多。硬性的年龄、文凭指标又挡了一批优秀的农民经营者。 我们衢州市曾打出做杭州、上海农产品大后方,我们衢州市也确实有好多优秀的农产品受市民们喜爱,可却没有知名品牌。没有知名品牌是因为我们的优秀农产品还没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我是做清水鱼养殖的,在杭州新农都开了5年批发开化清水鱼的店。销量年年翻番,有好多客户来订货,我却无货可供。现在我已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扩产,因为前期我为了摸索养殖技术亏了好多钱,还好有政府的担保扶持,我贷款度过了难关,目前挣的利润除了付利息及工资,余下的投入扩产就不多了,远远满足不了销量的增长。就在半月前三衢味公司的华总到我基地考察希望能合作,可我提供不了货。您肯定会说要我联合农户,这是我接下来要走的路,但在我还没有建成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我不敢联合太多农户,我现在只能是小范围联合。我的清水鱼刚创出点名气,我可不敢在不可控的情况下麻木扩张。我贷不出款也想了其他路子,我找过风投公司,他们也看好这个产业,他们说如今市场上的淡水鱼都是吃饲料长大并养在混水里,已吃不出鱼的鲜味。像我们这种生态养殖的清水鱼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嫌我的规模太小,要是我现在每天有1000斤到2000斤的销量他们肯定会投。我如今每天400多斤的销量,还需在投入200万元才能达到每天1000斤的规模。可我已无法从银行贷到款。这就是我们这种新农民的现状。基于以上两点,我冒昧的向徐市长建议,是否能成立一个市级的“新农人”计划。我们就从全市现有的优质农产品里挑选出在行业里数一数二的经营者,有针对性的扶持。我们不求高大上,但求一年一个样!比如开始宁愿少几个行业或少几家培育主体,或每个行业培育一到两家。先摸索经验及改善培育政策。再也不要像以前广撒网、摊大饼式的扶持了。对于怎么确定扶持对象我也有几个想法:1、政府要有几个部门参加,还要加外脑如国资型的风投公司他们对经营主体及行业有不同的观点,这样能更全面的选出对的人。2、让经营主体自己写份经营规划报告,因为从一个人的战略规划就可看出这个人的雄心壮志。如果一个人只图安逸小富即安,政府扶持他也不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以上建议限于我的水平有限会有局限性,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原谅!打扰之处尽情谅解!方应钦在此拜谢!
方应钦: 您好!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为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模式,引导和支持农业创新人才创业发展,今年,省财政厅出台了“3030”新农人行动计划,即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培育30名30岁左右,有志向、懂技术、会经营、敢闯敢干的农业创业新领军人才,为现代农业提供中坚力量,引导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省农发办的创新举措。我市经过层层发动,经过筛选,已在5月底向省农发办推荐了我市符合条件的新农人及项目参与全省竞争。由于是在全省范围通过竞争才得以立项,所以门槛较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要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为主,地方只负责提供配套财政资金,由于财力有限,目前我市尚未专门出台类似的创新政策。
衢州市财税局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