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古今》这之后,广州古董鉴不惧未来,敢打敢拼,在市场上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近年最大规模的当代刺绣艺术精品展《岭南风绣之雅当代刺绣艺术精品展》上周六在举办,共展出多幅刺绣精品。广东岭南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杨飞武说,作为一种濒临失传、经典的传统手工艺品,刺绣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
刺绣精品将买少见少
中国三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刺绣艺术精品展》展出多幅刺绣精品,以粤绣(包括广绣、潮绣、珠绣)和苏绣为主,包括人物、动物、花鸟、虫鱼和风景等各种题材。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智成、陈少芳的经典之作和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炽光、梁桂开、黄伟雄的精心之作,以及已故粤绣名家吴玉珍的代表作,还有粤绣名师梁国兴、梁秀玲、吴小红等的新作、力作,其中多幅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
收藏界有一种共识物以稀为贵,稀以精为珍。世纪末,因种种原因,曾经辉煌的四大名绣,尤其是粤绣,日渐式微,精品少了,成名成家的刺绣艺人寥若晨星且后继乏人。
业界专家称,一名刺绣名师,其创作的黄金时期不过十多二十年,从其成名到封针,往往只有短短的十年左右。而一幅精品一般需费时数月甚或数年,故真正进入市场的精品非常有限。就绣工而言,如没有天赋,没有十年八年的专注及磨练,并经数月乃至经年的日日眼累、手酸、心乏的辛劳,是很难出精品的。此外,随着老一辈刺绣艺人的退隐,刺绣精品将买少见少,可遇不可求。
刺绣精品价位处上升通道
进入世纪,中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价位日益看涨,而我国的手工艺精品,比较国内外的其他艺术品,价位差距很大。近年,随着国内艺术市场的发展,传统刺绣精品在艺术市场和拍卖会的成交价位日益攀升,并整体处于上升态势,逐渐显现其投资价值。据载,中国嘉德(微博)年春季拍卖会上,明代《韩希孟花鸟画册》和清代沈寿《双骏图》分别以万元和万元成交,年月清嘉庆苏绣五彩金龙纹黄缎褥拍出万元的高价。权威拍卖行的拍卖记录树起了刺绣精品一个新的市场价值标杆。
杨飞武称:当前,刺绣精品的价位正处于上升通道,其价值将不断得到理性的提升。其实,上世纪年代初不少精品的市场价,现在已升值数倍乃至十几倍。未来,穷工极巧、既稀且精的刺绣精品,必将有较可观的升值空间,其潜在价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