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甫一开始,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即以一连串业绩指标开门见山。
据其介绍,2016年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额3733.7亿元,较2015年增长85.4%;合约销售面积达4469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75.2%;合约销售均价为8355元,比2015年增长5.9%。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所谓第一个“完成”,即指恒大已完成多元化发展产业布局。世界著名大型企业,都是在主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向多元化进行发展,如韩国三星、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等。恒大也不例外,自上市8年以来,通过在文化旅游、能源、制造、健康、快消、金融等产业和领域进行调研、探索和实践,最终恒大形成四大产业集团—地产、金融、健康、文化旅游,这意味着其多元化布局已经完成。未来在多元化方面,恒大将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在新的产业、新的领域做大量的调研、探索和投资。
第二个“完成”,指恒大已成功完成转型,即由原来单一的“房地产业”发展成为“房地产+服务业”并举。为什么是“+服务业”?恒大健康服务于老年人,恒大旅游服务于少年儿童,恒大金融则是服务于社会,“房地产+健康+旅游+金融”即为“房地产业+服务老人的产业+服务儿童的产业+服务社会的产业”。恒大的服务业是围绕着中国13亿人口、全世界1/4人口的庞大需求开展的,事实上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作出贡献。
而“一个开始”,则指恒大地产由“规模型”开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过去20年,恒大地产坚持实施规模取胜的发展战略,如今资产规模已非常庞大。从今年开始,恒大地产开始保持规模适度增长,重点注重增长质量,以效益为中心,回归企业根本属性。到2020年,地产、金融、健康、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年销售收入目标将盯准超1万亿元,总资产超3万亿元,年利润超600亿元。
“公司的土地储备原值达3600.7亿元,平均楼面价约为1570元每平方米。而这些土地储备覆盖了中国的209个城市。”业绩发布会上,夏海钧如是表示。
在土地储备所在城市分布结构上,曾被称为“三四线之王”的恒大地产也正逐步淡化前述查找。其目前所有土储中,一、二线城市土地原值占比已达74.7%。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梳理至此,这仍非恒大土地储备的全景图。
“除了这2.29亿平方米已经列入到土储原值外,恒大在深圳、太原、石家庄等核心城市还拥有35个旧改项目,上述项目已经支付了99.4亿定价款,总建筑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市场价预计销售额为4900亿元。”夏海钧如是说。
对于未来恒大是否将继续拿地,夏海钧表示要随土地价值决定,“土地价值合理就拿,土地价值高估,就用现有的土地储备。”
优质且巨量的土地储备确保了恒大未来的高速增长,而这或许也是恒大能够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助其重组深深房、回归a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这种情况正逐步被打破。《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恒大已开始将清理永续债的动作提上日程,对公司债务规模及负债质量的深度整理也已悄然展开。
业绩发布会上,夏海钧对公司负债率的描述精准且直接:“去年,公司融资成本为7.78%,比上年下降0.64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119.8%,较上年增加26.3个百分点。”
夏海钧分析说,公司负债率的增长主要因去年在一、二线城市增加了大量优质土地储备,“恒大最大的负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储备,二是投资物业,三是现金储备。目前,现有土地储备已急剧增值,按照世邦魏理仕作出的7005亿元土储估值,公司的净负债率仅为66.7%。”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引入的第一轮300亿元战略投资若计入权益类资本金后,也会使得恒大地产负债率下降。更何况,第二轮战投的引入也在进行中。
除此之外,夏海钧也承诺从今年开始将在负债管控方面加强,“2017年上半年恒大会偿还50%的永续债,今年全年这一偿还额度将达到2/3。此外,一些高成本负债也将进行整理,公司账面3043亿元的现金给了整理债务很好的契机。加上前述450亿资本金的调整,恒大地产的负债率将尽快满足投资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