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大城市建设,错过了最佳发力的时机点。因为国家对于房地产业的总体态度和气候已经改变。这对于绍兴来说,是个遗憾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绍兴应该着眼于智慧城市建设和人文旅游水城概念的结合和融合。三区融合发展,是绍兴长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方向。但是政府硬件层面的融合是容易的,而心灵上的融合最难。我这个看法和观点也不是很成熟和具体。我是来抛砖引玉的。
绍兴地处杭州与宁波这两个超级巨无霸城市之间,地位和处境都很尴尬。建国后高层把原属于绍兴的萧山划给了杭州,把原属于绍兴的余姚划给宁波。而且划出去后的余姚又与慈溪作了大范围的调整,将原来属于余姚的大片靠海土地和海域归入了慈溪。所以从历史和现实上来看,绍兴逐渐被周边两市所蚕食的格局和压力是一直存在的。分出去的地方不是被瓜分整合就是被当作工业污染区。
余姚,慈溪,柯桥都比上虞好得多,进入余姚大蓝山好像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马路宽阔平整一尘不染,而上虞破破烂烂坑坑洼洼,天壤之别啊
绍兴的产业特点,如纺织印染、黄酒、建筑和服装领带等比较传统和原始。缺乏优势特色和新的增长点,发展乏力也就不足为奇了。绍兴发展有没有人才资源上的优势和长处呢?有的。绍兴籍的60多位两院院士就是我们宝贵的一份资源,我们应该善用好。这样的机会我们能否最后抓住,考验着当政者的水平和能力。
呵呵,上虞发展不错的,抓住融入市区的机会加快发展。
不客气地说,这些年绍兴的发展速度和力度是不够快的。不要说跟省外的苏州不能比,就是跟省内的温州、湖州、嘉兴和台州也不如或者不相上下。现在的时代,发展慢一点就是落后。因为我们周边都在加快发展和进步。当然我也不否认绍兴这些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比如市区扩大、跨海大桥、小舜江饮水工程和曹蛾江大闸工程等。绍兴在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在全国城市中都是领先超前的。如何继续做好水和水城的文章,是当政者需要下一步继续做好的一个大课题。做好城市的智能信息化即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是我们需要着力思考和重点关注的文章和方向。因为如果做好这个大文章,我们参与雄安特区建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为人民多多修桥铺路,修建停车场,一天到晚拼命贴单,听说还要新建什么收费停车场,不如不建,抢夺民财啊,孝女路大货车乱停乱放永远不去管管
怎么好与民争利啊
好帖,也是一个发展思路。
不过对于大规模拆迁造成的房价井喷上涨,有关部门是否该反思反思。
支持开拓创新,建设我绍,需要本地人发挥热浪。
我们的每一份参与和关注,都是很宝贵的。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经验总结。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感谢关注和支持。你提出的问题确实非常热点和现实,有深度。
中国社会的拆迁之痛,又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
通过拆迁来托房价,不是长久之计!
感谢关注。不论本地还是外地,既然生活在绍兴,就共同把绍兴建设得更加美好!
大家的每一份支持和关注,都是建设绍兴最宝贵的力量。
而凝聚起众人的力量,还有什么困难和挑战不能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