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九方购物中心、联盛九江快乐城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原本热闹非凡的大排档受冷落,人们纷纷选择去既可以逛又有吃的大型商场消费,而不愿意坐在露天吃。近日,浔阳晚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排档发现,现在前来吃饭的市民越来越少,“以前一天能接到几十桌客人,现在能接到10桌就已经很不错了。”某餐饮店的老板说。
现象:大排档受冷落
市民小张的女儿今年刚满2岁,“女儿出生前,没事就爱和老公去一些大排档吃饭,坐在露天,喝喝酒、吃吃饭,感觉还不错,特别是夏天,吃着龙虾、喝着啤酒,旁边还时不时有人唱歌。一有朋友从外地回来,也会要求去大排档吃饭,都说那的氛围好。”小张对记者说,“自从女儿出生后,基本就没去过大排档吃饭。有了小孩,还是在室内吃饭比较好。”
“今年夏天,我的几个外地朋友来九江玩,他们提出想吃当地特色菜,我就把他们带到柴桑美食街。”市民吴磊告诉记者,“以往夏天去那吃饭,晚了根本找不到地方停车,没想到我们上次去居然没什么人。”上菜后,吴磊首先尝了一口,“味道没有以前好,说不出少了什么的感觉。”尽管如此,但是他的几个外地朋友还是吃得很开心。“没有之前热闹,还记得前几年,在这里喝着扎啤,吃着龙虾,还有人卖花、卖唱,好不热闹。可那天去,每家就几桌客人,偶尔有几个卖唱的,也都在那自弹自唱,感觉萧条不少。”
反差:大型商业综合体受青睐
与大排档略显萧条的景象相比,市区几家新开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则是人流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与柴桑美食街一条街之隔的联盛快乐城,每天10时不到,门口就聚集了不少等待开门的市民。“我家就住附近,这里面什么都有,特别是适合孩子玩耍的儿童乐园。夏天的时候,与其让孩子在外面晒太阳,不如让他在儿童乐园玩耍,挺好的。”市民江爷爷带着孙子笑着说,“而且里面宽敞又干净,夏天热不着,冬天冷不到。”“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带孩子去九方、快乐城玩。”市民黄丽丽说,“这些商场基本都是集购物、吃饭于一体,既可以给孩子提供玩耍的空间,又能给大人提供逛街的场所,累了,还可以直接在里面吃饭。相比那些只能吃饭的大排档,我更喜欢这里。”
原因:市民消费理念不断变化
为何大排档和商业综合体会形成如此大的反差?一位多年从事餐饮行业的市民告诉记者,究其原因,是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理念。
“我记得前几年,每天17时到次日三四时,这里最热闹。有时,前来吃夜宵的市民有上千名,还有不少人在大排档门前排长队。”柴桑美食街的一位王姓摊主回忆,“那时生意好,每天客人们喝下的啤酒就达1000多箱。可最近几年,再没出现那样的红火场面了。”顿了顿,他接着说,“现在每天能接到10桌客人,感觉已经挺多了。有熟客说我们这的味道不如从前,其实,味道一直没变,可能是因为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多,嘴巴吃叼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市民邹先生分析,“大型商场适合各类人群,而且宣传广,而大排档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使得市民纷纷转投大型商场。”(记者 张倩/文 徐田刚/摄)
一些大排档顾客寥寥。
柴桑大市场脏、乱、贵。一盘菜动不动就可上百。没有装修,不带空调,不带包厢的室外环境路边摊,几个朋友想吃过瘾不准备小一千是不够的。还是定位的问题。这种路边摊就是吃个口味,吃个氛围。你搞那么贵以为自己是法国菜么?
商业综合体里面也是要经济实惠的店客人才会多一些。一杯奶茶卖28的,你看有人喝么?里面人多也是蹭空调的。有多少人真正消费了?
大排档不比商场便宜,环境卫生又差,去过一次就不去了
大排档不是一般的贵,而且硬件设施较差,为了拉客相互排挤,吃个饭讨饭的,卖花,卖唱,卖油炸,卖水果轮流来围着你转,非常扫兴。而九方和快乐城相对有地方停车,设施和服务相对较好,会定期推出优惠,而且吃完还可以逛逛商场看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