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让执行者自觉改变行为

企业文化很多企业的文化其实只是种口号、 一个目标或是一个希望。 很多企业也经常有这样种误解, 以为标语钉在墙上就是文化了。例如最常见的“顾客就是上帝”“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 等。这样的公司文化是 “作秀”,是摆样子给别人看的。公司的文化并没有形成凝聚力,或者说公司的文化没能有效地取得大家的认同。企业文化是种共有的价值观, 是力图通过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他的心态,最终让执行者自觉改变行为的一种做法, 是种更为有效的做法。
案例
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letomie daln systerms corporation, 简称eds)前ceo理查德。布朗加入eds之后,其首要工作就是专注于员工信念与行为的改变上,以期改变公司的文化。在一次领导干部会议上,他要求与会者列出过去五年公司最重要的理念,同时也要求他们从公司未来发展的角度着眼,列出最需要的一些理念。结果大家通过小组讨论,得到eds的旧理念和新理念。
第一,eds的旧理念。
我们属于大规模生产的企业。eds处于一个成长缓慢的成熟产业一计算机服务外包业,其行业特点是竞争激烈、差异小,因而利润率偏低。我们的成长不可能达到市场的平均水准。身为大规模生产行业中最大的厂商,eds很难实现高获利成长。大家觉得,有收入才有利润,业务做得愈大,利润就会愈多。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企业的资源很难得到合理配置。
理念每位主管拥有所有的资源, 控制权是关键。每一部门都完全自主,各自保卫自己的地盘。这一信念使企业各部门间无法互路合作。同事就是我的对手,别人都不负责任,“那可不是我的错”。这一信念也成为成功的重大阻碍。因为内部的竞争行为具有破坏性。我们的对手应该在外面的市场上,而不在隔壁的办公室里。为了成为市场赢家,团队精神、知识分享、互助合作都绝对是不可成缺的。我们懂得比客户多,我们的员工会告诉客户他所需要的解决方案。这一信念使eds的员工不能认真倾听客户的问题和了解客户的需求。
第二,eds的新理念。
我们可以比市场成长得更快,不但获利,而且更有效率地运用资本,可以逐年提高生产力。我们会为客户的成功全力以赴。我们会提供卓越的服务。互助合作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将做到权责分明与全力以赴。我们会更用心倾听客户的话。自此,新理念变成了改变态度的方案,而且实施对象除了最高阶主管,还包括eds各级主管。
哲学理念是企业员工共同信守的企业哲学,没有理念,企业的员工队伍就只能是乌合之众、散兵游勇。从这一点上说,没有理念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自然,我们也无法期待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会集合众多员工的能量变成无坚不摧的激光束。也许我们会看到每一个员工都是一只灯泡,但成千上万的员工只是一片巨大的灯泡群而已,虽然灿烂,但缺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