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航大数据实验室,利用物联网采集和存储了全球10万条商船过去5年的航行轨迹,共计超过500亿条数据,此外,还存储了港航领域400多种指标数据,超过2880万条数据。港航大数据实验室将大数据与港航经济运行分析相结合,为国际贸易、金融期货和地缘政治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部分重要成果如下:
(1)海上丝绸之路运力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各港口航线和运力挂靠情况、吞吐量情况、服务效率和近几年的业务增长率,发现该航线上的热门港口和热门船型。
(2)贸易强国背景下大宗散货运输市场分析,分析了铁矿石贸易的主力船型——海岬型船舶在全球500多个散货码头的挂靠情况和航行情况,以及原油贸易运输的主力船型——vlcc船的全球航行和码头挂靠情况,从而预知了大宗商品的流向流量和市场库存量变化。
(3)海洋强国背景下打造国际强港的港口服务效率分析,基于大数据计算得出泊位装卸效率、平均锚泊时间,从而得出沿海各港口综合服务效率排名。
(4)美丽中国之船舶排放控制区气体污染情况分析,根据船舶航行状态和排放因子,推算出硫化物和碳排放的浓度空间分布情况,对低硫油的使用效果进行推算。
港航大数据实验室实的多项大数据应用研究得到了包括浙江海港集团、上海港集团、洋山港海事局、美国船级社、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等机构的认可。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简介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于2008年成立,韩正市长发来贺信,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和上海市副市长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研究中心主要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自贸区建设和中国航运强国建设等国际战略,围绕港航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国内外航运界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和研究咨询服务。研究中心设有5个研究室,与业界合作设立了9个研究所,理事会已发展到400多家。研究中心承担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实施方案等重大研究项目,多项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研究中心每年发布航运市场报告、研究报告超过200份,观点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引用。研究中心在国际航运界已具有较高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