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寺随想——佛国不在广厦,愿云门永得安宁


戒珠寺拆毁市级文保大殿,一波未平。网友质疑云门寺拆旧建新一拨又起。如果不是不久前,我骑自行车去云门寺消磨过一天时光。那么,我也会对网友说法信以为真,当代确实不发利益熏心,胡作非为的和尚。既然因缘际会,去过一次云门寺,那么我想也有必要说出我对云门寺的感官,其实云门寺本不存在所谓毁坏文物的问题,即便想毁也无从毁起。我对佛教的情感很复杂,既有过几年时间,将佛经做为哲学去解读,去理解。也对现实中佛教部分近乎巫术和外道的现状,成为某些人敛财的工具而感到愤慨,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我的头像是一个罗汉的法相,而我不乏抨击寺庙的时候。
云门寺保护的文物《募修云门寺疏碑》
从我的大学时代开始,我就习惯于流连于庙宇之间,寻找各色出家人聊天。四年前在滇池边上的昆阳白云观,偶遇一位道长。从北方而来,以恢复白云观为志业。本以为发此大愿之人,必为高道。却不知我和大师聊南华,道长却和我聊营销。志向全在如何结识本地权贵,交接富商,大谈了一番生意经。并向我感慨一番,自己在道教协会的组织内专司打前站,恢复各地庙宇。每次功成身退,香火钱却是后来派驻者来收。可能是因为我能解几句老庄,背一首《鹏鸟赋》。虽然话不投机,不过道长还是送我到山下上车。
最近因云门在历史上的盛名,周末我也骑车去了一趟云门寺,静下心来待了一天,亦喜亦悲。
悲在云门的历史和今天存在巨大的反差,千年云门建于东晋,华夏古刹。“唐诗之路”、李白、杜甫、王勃、杜牧、孟浩然、贺知章、白居易,均游历此寺。留下诗家多少绝唱。光全唐诗收入即达五十余首。杜甫诗曰:“若耶溪云门寺,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历代帝王题名赐额树碑不说,云门寺本为本为王献之云门山旧居,诏建云门寺,主持智永禅师乃书圣王羲之七世孙,唐太宗李世民在此诓得“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留下书坛一段史话。
喜在今日之云门,虽不复历史上“缭山并溪,楼塔重覆,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观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的盛况,却也因此因缘际会,在这个迷失的时代,为绍兴留下一处纯粹的寺庙。
今日之云门,与其说是一个寺庙,不如说是一种坚守着的信仰。不过一重山门,一重大殿。说是山门不过一间小屋。说是大殿,梁损柱坏,不过稍加油漆而已。真应了徐文长那副“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自嘲联。大殿本已成为当地大队的仓库,后来好歹还给寺庙,也早已年久失修。主持和尚决然一身,寺庙香火不盛,修建不了一个高屋广厦的寺庙,反倒成全了一个真修行的地方。
初到云门寺,无人招呼,更无人问我们来意。院中只有一位出家师傅,只是对我们报以一笑,无有其余话语。倒真有你自来处来,自到去出去之境。因为从市区骑车而来,我们就随意在院内的凳子上坐了一上午,安静的听歌,一直也没人过问,仿佛就是老相识。到了午饭时分,有几个在寺庙擦拭佛像和大殿做义工的人,叫我们一起吃斋。大家也不说什么,师傅也没问什么,倒让我起了不安之心。吃完饭,到处寻找寻常寺庙放在显著角落的功德箱,却发现斋堂中并无安置。
禅堂大门半掩,大家可随意落座
后来,才知道,居士们是自己从平水买来的菜蔬,周末借云门寺的斋堂自己做斋饭。倒真有世尊当年著衣持钵,入城乞食之风。饭毕,几位居士,又在王献之洗砚池旁开始挥毫泼墨,一起探讨写关于书法的话题,倒也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得魏晋名士俯仰天地,放浪形骸之意。这就是我见到的云门,无高屋广厦,无楼塔重覆,无香火鼎盛。有的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寺庙,一群不一样的人。其寺虽古,其命维新。愿云门保持今天这样的状态,只以一个简单的寺庙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宁愿云门寺不去恢复历史上所谓的盛况。末法时代,如此云门,一方净土,足矣!
居士们就在王献之洗砚池边挥毫泼墨

清净法身佛

都不安宁了,哪来的用得安宁?

举e网,数风流人物还看山阴,阴哥的文章每篇必看!不明觉厉,只看文笔,一百万个赞,话说阴哥。你那0.1吨的体重可否放过那辆身单力薄的脚踏车

去得,去得,好。

大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林 重要的不是你在哪 而是佛在哪 佛在心中便是修行 心中无佛即便老死于山林之中或者真的晨钟暮鼓也不能够得到修行 隐于山林无非是强制自己静心礼佛与世无争罢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所谓“佛心”、“道名”、“儒表”,拥有其中一样便是得道之人。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便是佛心,只要心中有佛心,你的内心便是极乐世界

“想毁也无从毁起”说的真是心痛
在云门寺附近长大,从小就从父辈口里听说云门寺的变迁,对这座接近倾圮的古寺难免有着感情。
云门寺在历史上规模非常宏大,曾经是香火鼎盛、书法胜地,是李白陆游王羲之等文人雅客心向往之的佛门圣地,《兰亭集序》真迹曾被辩才和尚藏于此寺,可惜它们都随着云门寺的倾圮一起化作历史。
经过日寇和文革,云门寺已经彻底没落了,“越山千万云门绝”,如今却只留下孤零零的大雄宝殿,曾经的亭台楼阁已经不见,变成了村民住房。仅存的破旧的大殿只依靠着村里的信佛人和住持苦苦支撑。
不知道还有多少绍兴人记得这座曾经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魂牵梦萦的寺庙,不知道还有什么单位组织愿意保护它拯救它,不知道,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变迁,也许盛极而衰就是最终归宿

说真的,绍兴对古代遗迹真的不爱护啊.................

想不到绍兴竟然有如此清修之地

哪里不能修身,哪里不能成佛,做得善事,终得善果,楼主何必在乎一楼一宇。

佛在我心中,阴道也信佛。

除了几个称呼是文物,其他不过300年的存在;也就你忽悠我,我忽悠他;这里是大禹洗脚的地方,那边是唐僧睡觉的场所,地上满是鸡屎,或者狗屎;值钱的就几块有字的石碑,然后想象出万千世界,无穷故事。

云门古寺老建筑被毁欢迎讨论
云门寺王羲之故居还是王献之故居?

佛门本是清净处,何来闲人故扰之;本欲清修来门下,却被凡尘又染了

山阴先生的文笔真的很好

小六,原来文笔清瘦之人,是个大腹便便的鲁汉。

e网年会上不是有他照片嘛

拜读,好文。只是不知道云门寺在何处。

云门虽是清净地,
凡夫俗子皆入得。
来时烦恼求解脱,
去出般若与世说。

好文啊,山阴先生精通佛门要义,假日一定得道。

那天听的就是齐豫的清静法身佛

最近隔天健身房,两周骑一次王坛,骑车你小心落在我后面

去王坛?里程多少公里?你骑不过我的,

佛向心中求,莫向身外做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心中佛国

人长的也帅

曾经有人对我说,想象中我像陈道明,见了才知是猛张飞

平水水库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