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涉案值超260亿

近日,广西河池警方破获这起案件,涉及全国30个省份、1万6千多家企业,捣毁制售发票犯罪团伙10个,初步估计涉案金额超过260亿元,经查实,在广西的涉案金额就达78.7亿元。今年6月,河池市宜州区国税局在税收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宜州区部分企业所开出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异常,有违法对外虚开发票的嫌疑。
同时国税部门还发现,从宜州开出去的发票受票方均为外地企业,单张数额巨大,其中一家企业向外开出60张发票,总金额高达1700多万元。经国税部门查证,今年4月1号到6月15号期间,宜州22家企业涉嫌对外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1740份,价税合计金额约1.54亿元。由于案情重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广西区、市、县三级公安和国税部门抽调专门力量成立专案组,运用大数据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专案组在对河池宜州涉案企业的核查中有了发现,这22家企业都是外地人在当地注册的空壳公司。那么,注册这些空壳公司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到底隐藏在哪儿呢?继续来看警方的调查。
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周小东:我们去查了一下,这些办公地址都是没有的,没有的话我们再查这个法人代表,法人代表这个身份证都是外地的身份证,而且我们初步也电话核实了,这些人都没有到过宜州。
经过分析研判,专案组决定从涉案人员关系、票据、资金流向等方面入手,围绕存票、寄票、销售等环节,开展调查工作。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周小东:根据这些售票单位提供的线索,我们摸下去,就发现了他们给上家都是通过银行转账,转到一个外地人的身份证、银行卡上面,那么我们就调取了相关的录像。
画面中的这名男子和另一名女子是犯罪团伙的重要成员,需要开发票的企业将款打过来之后,他们专门负责到银行atm机上将款取出。经过排查专案组发现,在广西境内共有十个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团伙,团伙成员分别以广东饶平詹氏、邱氏、刘氏三个家族人员为主。
广西公安厅经侦总队林波:家族式为纽带的,你像出来作案的,一般都是要么就是夫妻关系,然后在手底下带一帮人,要么那就是兄弟,然后,亲戚之间表哥表妹堂妹之类的,把家族里面的亲戚们一块儿带出来,然后一起进行作案。这十个团伙长期盘踞在南宁和崇左市,掌控国内3254家空壳公司,疯狂向外虚开增值税发票。
专案组在掌握了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活动规律和犯罪证据之后,出动民警和税务稽查人员,在南宁和崇左同时展开收网行动,将10个虚开发票犯罪团伙全部捣毁。行动中,警方捣毁虚开发票窝点18个,冻结涉案资金账户295个,涉案资金385万元,查扣小轿车10辆,电脑90台、手机200多部、网络拨号器195个以及作案用的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一大批。
犯罪团伙是如何注册数千家空壳公司,从税务部门领出发票,进行虚开的呢?民警介绍,犯罪团伙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网上购买他人身份证和银行卡,然后委托中介到工商部门注册公司,去国税局代理领取发票。犯罪团伙对外虚开的发票涉及建材、机电产品等各种产品和行业,并且还向其他团伙出售空白发票。
广西公安厅经侦总队林波:这样就大概像一个批发价一样的,可能80块,100多块钱一份,就直接卖给其他团伙,第二种人就是他直接对外虚开,直接就是卖给客户,这样的话那他就是按票面金额,你开票金额票面的大概1%,到1.5%左右(收费)这样直接卖给客户。民警介绍,这些犯罪团伙从今年4月份以来,今年2017年4月份以来,每个月虚开发票的非法收入都在500万元以上,获利巨大。
虚开发票犯罪不但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还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一些人用虚开的发票报销,中饱私囊。警方表示,对此类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我国的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也就是说,企业利润的25%要上缴国家。于是,一些企业为了虚构成本,就购买虚开的发票,用来冲抵应缴的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