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税法施行后,你知道你要交多少个税吗?

今年8月31日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自2019年1月1日起,新个税法才正式生效。换句话来说,就是先让一部分个税纳税人享受减免个税的优惠政策。10月1日起开始适用新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起征点由3500元调整到5000元,同时,按照新的税率表计算个人所得税。
但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还未施行的时候,网上便开始疯传降税后的到手工资反而比降税前少了。举个例子说,5000元的税前工资,降税前需要缴纳45元的个人所得税,社保按照社保基数1800元缴纳是330元,这样到手工资就是5000-45-330=4625元。降税后,5000元起征点,个税不用再缴纳,但是社保要按照实际工资缴纳920元,这样到手工资就是5000-920=4080元。但是相对于大部分民众的疑惑,作为一个学会计出身的我来说,稍稍计算便可以看出其中问题所在。首先,5000元的税前工资缴纳个税之前要先把社保个人部分扣除,这样缴纳的个税就不足45元。其次,社保的计算方式也是错误的。按照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5%的费率计算,降税前缴纳的社保应该是270元,降税后缴纳社保为5000*(8%+2%+0.5%)=525元。这样看来到手工资也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对于一直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的纳税人来说,在税前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降税后的到手工资其实是增加的。(见下图)
毕竟这是一项惠民政策,国家出台之前必定是经过多个部门深思熟虑、计算研究得出来的结果。财政部副部长都说了,月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可降低50%以上,这句话不是空口无凭就敢随意说出来的。
新的个税法还有一点比之前来说有进步的地方,就是将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也在税前列支,这样真得是太贴近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