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汁原味的越歌? 《越歌百曲》(四编)出版 ,富有韵味


“告诉告诉,吃堆烂污”,说的是乡间群儿相戏,小有忤犯,当事一方或言将诉其家,另一方辄歌以嘲之云。这是7月初出版的《越歌百曲》(四编)里的一首越歌的歌词。
《越歌百曲》(四编)编注者裘士雄表示,“出版此书的初衷是努力抢救那些即将消逝的口头文学资料,并保持它们的原汁原味和人民性。”
牙牙学语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
年过七旬的裘士雄是一名绍兴土著,他的母亲是一位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农妇。虽然她是文盲,但在裘士雄幼年,她就给儿子吟唱“七簇扁担稻桶星,念过七遍会聪明”。“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我慢慢‘聪明’起来。”裘士雄表示,越地越歌,是绍兴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旧时绍兴各界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和社会风貌。
据悉,有关越地越歌,清末范寅著有《越谚》,周作人1958年著有《绍兴儿歌集》等,这些民间文学一直广受各界的关注。1950年,《亦报》连载了周作人《儿童杂事诗》,讲述的是绍兴的童谣,由丰子恺配图,被盛赞为“珠联璧合”。
裘士雄经丰子恺爱女丰一吟的允许,把丰子恺的一幅画作为《越歌百曲》(四编)一书的封面,称“使小册子增色不少”。
越歌妙趣横生,富有韵味
此书收录了100首越歌,内容有四大篇:校歌、纪念歌篇,儿歌童谣篇,谜语歌篇,劳动、生活越歌篇。
儿歌《头皮捋捋》“头皮捋捋,大殿坐坐……”,通常指人在抚摩小儿头顶时所唱,描写的是弥勒佛。越地谜语童谣《一只狗,循壁走》“一只狗,循壁走;凿一枪,开开口。”谜底是锁。
还有如《吃得要讨添》“甘蔗老头甜,吃得要讨添。”,《沿门去讨饭》“嬉赌勿去翻,哪里拕来还?翻!翻!翻!一只碗,一只篮,沿门去讨饭。劝戒人们勿嬉赌”。还有描写《小江桥》的越歌,“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似笔,笔写五湖四海”。
“《越歌百曲》的不少篇选自周作人编的《童谣研究》,作者绝大多数是无名氏,其实是集体创作,其语言诙谐,妙趣横生,富有韵味,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丰富文学、戏剧、曲艺、民俗、语言、儿童教育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从民间的粗糙与零碎中,吸引鲜活、自然的精神因子。”裘士雄认为。

以前,验证你是不是真正的绍兴人,就靠这些歌谣。

天雷公公咣咣响。杀猪来带请老娘。老娘话吃素。连忙做豆腐。豆腐鞋风做。乌干菜来白米饭。

滩眼乌楼楼油炒扁眼豆,炒炒一不头,剪剪一筷头。

太阳公公晒床头,月亮婆婆照腚后,懒觉困到半夜里,醒来夜壶当茶壶

即兴打油诗給裘哥凑个趣,还记得当年的邬哥否,5朵金花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