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多的朋友想了解我的具体业务,似乎也到时机介绍一下自己的业务模式了!未来将写一系列的文章介绍我可以做的业务。
高峰论坛组织者的痛点
自从做过专业媒体之后,参与组织过高峰论坛,在行业内承认我在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专家地位之后,就有机会经常在高峰论坛上作为嘉宾分享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与高峰论坛的组织者交流。发现高峰论坛组织者在以下几个领域会有痛点:
1、论坛的主题是什么?如何策划论坛的主题?
2、邀请哪些嘉宾?如何邀请这些嘉宾?确定嘉宾参与论坛?
3、论坛当天的现场组织协调困难,在高峰论坛现场需要多种角色、多个任务、多个工作协同进展的。如何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高效协同?
以上问题是观察过多个论坛,组织者都遇到的难题。而很多细节问题,论坛组织者可以通过一些会务公司来解决。会务解决不了论坛的策划问题。
主题策划是关键
从专业角度讲,一个成功的论坛,是能够有非常多的精彩观点碰撞出来。最关键的是主题策划:
这个主题是不是专业内的热点问题?
这个主题是不是分享嘉宾感兴趣的主题?分享嘉宾在这个领域的地位如何?
这个主题中,观众对哪些领域感兴趣,是否有观众感兴趣的分享嘉宾?
这个主题的参与者是不是能形成观点的碰撞?
论坛的费用提供者的诉求是什么?主题是否能够满足费用提供者的诉求。
主题演讲如何策划?圆桌论坛如何策划?
只要主题策划的好,哪怕论坛的组织上出现纰漏,论坛也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一个案例
电子学会2017年在策划物联网大会的过程中,邀请我组织一场论坛,经过思考之后,确定了一个主题《物联网paas平台承载未来业务》。
根据自己了解的物联网paas平台企业,做出了一个简单的策划,就把宣传文案发出去,之后华为、中兴、中国联通等企业都通过联系电子学会,希望在我组织的论坛上分享。
分享嘉宾、观众是组织论坛成功的关键因素,当有了知名企业参与之后,参会观众自然就不是问题。
所以在2017年的物联网大会上,参与的观众数量确是最多的论坛之一。
主题策划能力源自组织沙龙
2011年曾经参与一个校友会的工作,为了活跃校友活动,一个人组织了多场沙龙,策划了云计算、车联网、开发者、物联网、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的沙龙。
这些沙龙都是独立策划主题,自己选择嘉宾,获得很多人的认可,后来北大创业校友会的秘书长杨勇(杨众筹)参与了一次之后,组织的沙龙并入北大创业校友会的活动。(非常有趣,杨勇是为了解决校友会的活动场所难题,策划众筹的1898咖啡馆,后来杨勇却因为中国式众筹而被大众认可)。
为了组织好沙龙,曾经花费很多精力。需要经常参加各种沙龙,了解哪些嘉宾讲的好,哪些嘉宾受观众欢迎,并尝试联系受欢迎的嘉宾。
比如2011年csdn的蒋涛在中关村讲堂分享了《技术大变革时代:开发者迎来黄金十年》,这个分享实在太精彩了,便计划邀请蒋涛为校友会沙龙分享一次。首先想办法与蒋总交换名片,发出口头邀请,但是蒋总并没有答应。
之后,开始研究蒋总的圈子,联系了两位蒋总的朋友帮忙约蒋总的分享时间,最后蒋总约定时间为校友会分享。在沙龙上,还邀请了蒋总的两位朋友参与,共同讨论。
这场沙龙是非常经典的,对我影响巨大(至今为止,我对物联网平台的很多观点还是借鉴了蒋总当年分享内容)。
在2011年组织沙龙中,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特别是一位沙龙分享嘉宾,在分享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有名气,在沙龙后不到一个月,就在知名的emba论坛上分享,之后他的时间就非常难约了。
当时组织的沙龙包括:
邀请当时ibm的专家王阳,毛新生、秦磊分享的《云计算》;
邀请当时ibm的专家王阳、秦磊、陆薇分享的《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参与讨论的专家还有当时中石化销售公司总经理,普天研究院的陶雄强等专家;
邀请当时中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景分享的《车联网》;
邀请唐兴通分享的《社交媒体》;
还有《基于交易数据分析的客户洞察-客户分析》、《运营数据分析》《社交化crm》、《供应链管理》等多个主题的分享。
2010-2012年组织的十几场沙龙,都非常准确的预测了未来流行趋势,除了我分享的《供应链管理》这个领域从去年才开始热之外,其他领域早在2012、2013年都是非常热的领域。
演讲嘉宾愿意参与策划好的论坛
其实主题策划的好,演讲嘉宾是非常愿意参与的。
我组织的做好的一次沙龙,是2012年的物联网沙龙,那次沙龙,当时ibm的全球副总裁王阳、ibm专家秦磊、陆薇做了主题分享。[至今为止,我讲的物联网的课程的核心,还是这次沙龙得到的ibm物联网生态图]
在圆桌讨论中,包括当时中石化销售公司总经理、王阳、陶雄强、王志良等物联网专家都参与了讨论。
其实当时主题策划的好,正好中石化销售公司在危险品运输车队中,特别需要了解物联网知识,而ibm当时在物联网领域有非常多的实践,所以中石化销售公司总经理有意愿了解物联网;而因为这个关系,ibm也愿意分享。
因为专家水平都很高,这次交流碰撞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本来这次活动也邀请了杨景老师作为嘉宾,但杨景老师当时有事没有参与。后来活动报道出来以后,杨景的助理电话我说,他特别后悔没有安排杨老师参与这场活动。
其实只要主题策划的好,很多专家是愿意分享的。而且如果嘉宾水平相当,又熟悉的话,嘉宾也是非常愿意参与的。
所以主题策划很大程度决定重要嘉宾是否愿意参与。
最近好几个论坛需要邀请政府领导参与,这些论坛的主办者认为邀请领导做嘉宾是非常难的事。但是——领导也需要一个平台将政府的政策宣传到行业相关企业,政府也需要支持真正有潜力的,能够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好的主题,是能够帮助政府宣传政策、搭建与优秀企业交流的平台的。如果主题策划的好,政府领导也是愿意参与的。
论坛协调至关重要
在论坛组织当天的协调至关重要。在论坛组织之的当天,会有各种意外发生,无论计划如何周密,总会有些小问题发生。所以论坛的协调,出现小意外之后的协调就特别重要。
曾经在2012年的时候,组织策划过一场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3000人的大会。我是现场总调度。
因为人民大会堂的留给我们准备时间非常短,所以前期准备时间都卡的很准,但有些原因,晚开放给我们半小时,所以一下子就把组织节奏打乱了,然后各个环节都出问题。所有问题都汇总到我这里。
最开始,一片混乱,后来我理清楚了关键问题,按照紧急程度,将所有环节重新调整了,把不重要的事情调整到最后。
比如给每个位置放礼品这个工作,因为时间排不开,就排到了最后。后来摆放礼品这个工作,重要位置的礼品是在会议开始前排的。但大部分礼品(后排座位上的),是在会议开始后排的。而其他重要的事情都没有耽搁。
有了这么大型会议的协调经验,我自己就有了一个组织会议的checklist。后来创办物联网专业媒体之后,就要求负责论坛组织的员工准备一个checklist,每次会议、沙龙按照checklist准备,如果会议、沙龙有问题,就完善这个checklist。当然问题摆出来,就有应对方法,这样可以避免组织当天的混乱。
承接:论坛主题策划业务,可以担任论坛协调的顾问。
这是我个人可以做的业务,后续还会通过文章的形式,介绍我可以做的其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