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中新农村建设 各地的政策!!!


论坛上兰草有个贴友说他们哪里修新农村,房子没修好 老房子就要求必须拆,弄得过年都没地方住。
国家总政策是好的但是具体是什么样的明细 我不清楚。 此贴我就是想了解下我们各地修新农村的政策是不是一样的。
欢迎各位贴友 特别是老家农村的贴友各抒己见:
以下是我们村修新农村政策, 老家巴中三江镇河对岸
1 农户原有房屋不管大小给20000元补助,你是三合院四合院给2万,你是1件两间还是给2万(要新农村房子老房子必须推倒)
2 每户按15年年底户口每人补助13000元。
3 新建房屋1200平米。 按照我家的户口4个人)(15年年底2人,另两人属婚姻关系16年才迁到我村)按2人户口 我最多就50平米指标房子。
4 我们家农村三合院粗略估计360平米,只多不少(什么鱼池、鸡舍等统统不算。就屋檐和院坝面积),按照这个 标准(1200元*50平米=60000元)。
我从360平米房子搬到50平米毛坯房子 还要给14000元。 (装修不包含在内 需要另自理)
原有房子水 电 包括气都有。
这种新农村 合理? 我就没修了!!
更关键的是 老屋补助原来说的是土墙110平米 院坝80的补助(个人觉得不管单价高低,但是这种算法相对合理嘛),结果成了不管大小多少就给20000买断。
土体流转 都是后话,估计反正也没有我们占便宜的份!
欢迎大家发表你们各地的政策!感谢!

政府领导好:
兰草网友原文:
我是平昌兰草五枝五社人,我们这儿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之中。我家报名修新房时我不在家,领导们把新农村的前景口描得一片光辉粉妆玉琢灿烂,我的父母在背着我的情况下报了名。在不见一砖一瓦的情况下预交了二万圆钱。我知道后,我反对农民集中在把房子修在一起,因为我出自农村,因为那样,你想喂只鸡怕都难了,我家原在河下,天天爬坡上坎够人受的了,这可不比城里人机关单位的五八小时上班制,周末可以悠闲地去爬南龛坡。也不是拿着退休金在乡下养老,天天的日落而息日升而出的日子,其中辛苦只有你们亲访干活的农民才知道。当然,集中在一起便于基础建设,通水电气。在乡下,通水容易,电已通,难道就仅为通一个气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吗?领导们是城里人,我也在城里住过,一下班,关进自己的房子里,对面住何人都不相识,好吗?
扯远了。在没有确切地报出房价,用材和施工日期和竣工时期之前,要求农民先交二万,合法吗?在说的以后土地要流转,流转还不见影的情况下先就把房修在一起了,(工业产品都过剩,土地流转确实是一种充分提高土地效率和使用率的手段,我认为土地流转不可能全面推广,因为那样农业产品可能要过剩,就正如当下城里的房产一样,当时没有被利益冲晕头脑,没有前瞻性的预测。当然,这个可以交给农民去讨论。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土地流转相对于修房的难度大得多,房修好了,土地流不转呢?为什么不先解决土地的流转而修房呢?我让我家老人去四马水乡看看,那里的房子整齐又漂亮,我想问一下,那里的农民因为新农村又带来了多大的实惠呢?)
我家在房子不见影的情况下,要求我家拆房,不拆就罚款,这数九寒天的,小领导登门催着,我家老人往哪住呢?既然赶工,为啥不早修呢?房子不见影,却让人搬,往哪搬?是政绩重要还是民生重要?再有,我保娘家见这阵势,不修了,却不能退钱,却是为何?
过年了,下去看看吧,下面的小领导可能念歪了经。
李佑伦  18111381585
盼复,此致。
即时,匆匆。

听说有些地方 人均补助25000,而我们这里是13000

我们地方钱交了2万,老房子倒是没叫拆

那是还没修!修了就叫拆了

巴中山区地方、只适宜于多点集中居住,不适宜于整村集中居住,许多地方并没有因地制宜。

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可有的基层地方执行崴了。

我们那里 新农村也在开始搞了,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看起来 95%的人都不知道政策和情况啊!

1200平米?

在天马山吗?

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但走形式居多,新农村建社领域问题多发。

凤溪十二村也在搞了,首期只有50户,政策到是按国家来的,13000/人,没有推老房子。现在都动工了。集中修在一起的。可惜我没有订到,看第批情况了。不过我想了解下家里危房再建是否有政策。

政策是好的,国家补助也是到了位的,可惜越往下越不是那么回事。

我老公家,天马山的,我们当时也没有修,因为只有一个人的户口,只有40平方。说是第一批修好后不再修啦?不晓得啥情况

2批你就不用修了 。以后的政策应该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