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曹德库 通讯员 张 杰
中组部部务委员兼组织二局局长陈向群在华坚调研
赣州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于2002年1月落户赣州开发区,2003年10月竣工投产,总投资7.5亿元,占地350亩,年产800万双女式皮鞋,年产值1.2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高档真皮女鞋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于2004年12月成立党支部,当时只有党员8名。自2011年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工作以来,企业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互促共赢,呈现出党旗红、企业兴的生动局面。目前,公司党组织已升格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5名,入党积极分子68名,入党申请人98名。公司党组织贴近实际,创新思路,以"三送"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推进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广泛开展党群组织活动和党员"先锋创绩"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实现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企业经营增效有发展,职工队伍稳定得实惠。公司去年实现产值16亿元,上交税利6200万元,位居赣州开发区"纳税大户"前三强。
实施党组织"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党总支书记,参与企业管理层决策,将党组织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健全"一会三组"("一会"即党群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三组"即职工权益维护组、青年志愿服务组、巾帼建功创业组)党群工作机制,通过党的活动引领群团活动、党员带动职工群众,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工作局面,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三个培养"(即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成中高层管理人员)要求,储备后备人才队伍。近年来,共把40名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28名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16名党员生产骨干培养成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创建"一协商四联系"工作法。在"三送"工作中,建立了"一协商四联系"工作制度,由"三送"工作队、党组织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协商,党支部书记联系企业管理层、"三送"工作队和支委联系车间、"三送"工作队员和党员联系职工、群团组织负责人联系班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自2011年"三送"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帮助260名企业职工解决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协助申报开办了华坚职业学校和职工幼儿园,为企业争取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指标3487个,补贴金额69.74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和谐平稳快速发展。
健全员工关怀帮扶激励机制。依托驻企"三送"工作站,成立了"员工之家",集生活辅导、一站式服务于一体,受理员工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难题,每年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达660余人次。公司党组织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达2328万元;组建了"自强班",为390名残疾人解决就业难题,在工作、生活上对他们给予关心帮助。建立"一对一"帮扶措施,由党员结对帮扶困难职工,解决员工生活和工作难题,在"自强班"车间设置党员先锋岗,由党员干部联系车间员工,负责带班做好服务。每年组织开展慰问困难职工活动,采取互助金形式,为困难职工捐款捐物。协调支持员工申购公租房,在企业内部为双职工解决夫妻房,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公司党组织的温暖,有效稳定了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