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工面临断层现象有多严重:看看整个车间找不到未婚年轻人

今天来到浙江平湖一家服装工厂。这家工厂现在在这边应该还算上规模的,一共有缝纫车工160来人。但在偌大的缝纫车间,几乎找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整个车间全部都是中年人,最年轻的也有34岁了。看到这个情况,想想缝制工人面临断层的现象来得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很多了。
记得我们90年来上海的时候,几乎都是年轻人的天下。我那时17岁不到就进了上海国营针织厂,放到现在的话应该在车间算是童工的级别了。不过那个时候跟我们同年龄的还真不少,还有比我年轻的16岁不到真正的童工。那个时候怕工厂不接受,很多人就用哥哥姐姐的身份证来冒名上班的。虽然那个年代也是加班加点的干活,但年轻人在一起干劲还是比较大,也没有感觉有多苦多累。那个年代很多跟我一样的男孩子进服装厂就抱着去服装厂找小姑娘谈朋友的想法,毕竟到工厂接触到年轻小姑娘多,能谈成恋爱的机会相对就比较多。我和夫人当年就是在上海针织厂认识的。
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很多,不要说年轻人了,就连我们那些同龄人很多也选择了改行,不愿意再做这种加班加点受苦受累的缝纫活了。可能也不只是在平湖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全国都差不多了。年轻人来做缝纫工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不出几年这个行业要面临严重的断层现象。虽然说现在很多能替代人的机器出现了,但对于需要精细工艺的缝制手工活来话,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很多还是机器替代不了人工操作的。
跟平湖这家工厂老板谈起这个情况,他也是摇摇头,表示走一步看一步了。他说就是年轻人想学这个也会被人看不起了,对后面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也感觉把握不了。不知道头条的兄弟姐妹们,你那边的服装工厂还有多少那种未婚的年轻人在坚守这个岗位?如果有年轻人愿意来做这个缝纫工,难道真会让人家看不起吗?
本人在服装行业深耕30余年了,对制衣行业没有年轻人这个现象谈不上非常担忧,但起码也认为这个应该引起重视,欢迎大家一起来关注,也说说你们对这个现象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