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激光设备龙头公司股价都进入快速上涨轨道,德国通快trumpf2016/17 财年销售额增长至 31 亿欧元,同比增长 10.8%, 美国coherent激光实现营收 1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2%,股价从底部翻了5倍;净利润 1.33 亿美元,同 比增长 135%。光纤激光器龙头ipg第二财季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飙升46%,今年以来,股价早已翻倍。
我们以在美国上市的全球第 2 大和第 5 大激光器/激光设备企业 coherent和 ipg来分析做利润拆解。
于 1968 年成立于美国,全球最早从事激光器研发与商业化的企业之一。2016 年 3 月, coherent 宣布以 9.42 亿美元收购 rofin-sinar,也开始进入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领域。
coherent激光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microelectronics 微电子业务成长迅速,前三季度增长超过100%。公司来自oled产线的 ela激光退火设备需求高成长仍然是公司 microelectronics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ela激光退火设备是oled显示屏生产线流程中的重要设备,自2016年以来,伴随苹果、三星等全球手机龙头相继采用oled显示屏,智能手机领域 oled显示屏替代 lcd显示屏是大势所趋。以三星为首的全球高端显示屏生产商大举铺设oled生产线极大拉动了对于ela激光退火设备的需求。公司来自准分子激光器(收入分类归入微电子)营收占公司总营收一半以上。coherent收到的大量使用其开发的准分子激光器加工产品的订单,交货期甚至已排到了2018年。另外公司的其他业务线也保持在高速增长中。
另外一家公司是ipg,ipg 于 1990 年成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全球最大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高、中、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及放大器,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光通讯、医 学及科研等领域,业务覆盖全球主要市场。高功率激光器的销售占营收的50%以上,是公司的王牌。
上半年 ipg 高功率激光器产品营收 2.22 亿美金,同比上升 57%。是 ipg 业绩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传统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是公司大功率激光器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在汽车、航天、核电、建筑、化工及其他重工业领域,激光焊接设备加速替代。金属冲压工艺也快速向大功率激光切割升级。
从这两家在美国上市的激光龙头今年的业绩我们可以看到,激光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不仅建立在显示屏生产线设备,手机屏幕异形切割,fcb柔性电子印刷板生产工艺这种新兴的电子行业生产工艺需求的拉动;更建立在大功率激光设备在在汽车、航空航天、工业等传统行业制造流程设备,技术升级的大浪潮背景下。
除了海外巨头今年激光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国内的激光龙头企业业绩也不遑多让,其中华工科技、大族激光收入增长均高于国外,增长率分别为 26.50%、24.55%; 海外三大巨头也实现了比较好的增长,trumpf增长率达到10.40%,coherent增长率达到6.84%,ipg增长率达到11.64%。
除了两家龙头,激光行业几乎全产业链业绩大幅增长,:从上游晶体供应商福晶科技;到中游激光器供应商杰普特、锐科股份、创鑫激光;再到下游激光装备商大族激光、华工科技、联赢激光,今年中报/去年年报增长快速,5 家披露中报的企业营收和净利增长的中值均在 50%以上。
激光行业的全产业链业绩大涨引起了作者的注意,背后必定有深层次原因和可以挖掘的机会
激光就是“激发”的光子序列,最早受激辐射是由爱因斯坦1917年提出。原子的受激态是指一个或多个电子处于较高的能阶,这时当光子射入物质激发电子从高能阶跃迁到低能阶时会释放光子,就形成了激光。激光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和能量的载体,常常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
可以说激光设备的崛起是的世界性的工业产业升级的朱拉格周期精品。
以下我就来介绍几种激光行业新兴的最受市场关注,并给行业龙头带来快速增长的应用:
微电子行业:
2016年激光微加工市场的收入增长了23.5%,其中,有一个增幅巨大(105.4%)的板块主要归因于上述提及的用于oled 显示器退火工艺的准分子激光器的应用不断提升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面板制造流程中的应用
伴随苹果、三星等全球手机龙头相继采用显示屏,智能手机领域 oled 显示屏替代 lcd 显示屏是大势所趋。按照 oled 制成分类,amoled 制成可以分为前端 bp(背板端);中端 el(蒸镀端);后端 module (模组端)三段。激光设备在三端均有广泛应用:bp端主要应用于激光退火;el端主要应用于激光切割、llo激光玻璃、ffm激光检测等;module 端主要应用于柔性面板模组的激光切割和倒角。 以一条投资量在500多亿的在 45k/月的柔性 amoled 6代线为例,其中激光设备的总投资大约在 20亿元左右。约占设备总投资的 5%-7%。
另外智能手机中激光应用非常广泛,是小功率激光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智能手机中常用的激光应用 场景也包括:激光打标、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多个环节。
激光加工在 pcb行业全方位应用:
pcb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产业产值占电子元件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各个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比重最大,激光加工装备在 pcb 行业主要应用于切割、钻孔与激光打标。其中最有革命性的当属紫外光切割fpc软板应用增加。随着消费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精细化和便携化发展,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进入了一个轻薄多样化的时代,fpc 成 为 pcb 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之一。2016 年 fpc 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至 851.68 亿元,fpc 中国市场规模增长至 315.97 亿元,高于全球增速。
半导体晶元加工:
随着高集成度和高性能半导体晶圆需求的增长,晶圆逐渐趋于轻薄化, 许多传统加工方式不再适用,为激光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高功率激光传统行业渗透进入提速期,高功率激光器指发射功率在 1000w 以上的激光器。高功率激光器的市场主要来自对传统 冲床、电阻焊等切割焊接设备的替代。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工业、化工、军工等应用场景。并且未来工业4.0中,机器人和激光技术融合也是科技的一大趋势。
根据 laser market research 统计的数据,2017 年用于材料加工(切割/焊接)的全球大功率激光器市场约在 14.92 亿美元,占整体激光器市场的 14%,材料加工用激光器的 48%。目前仅国内冲床+焊接市场就有近千亿,激光加工渗透率还处在非常低的水平。未来潜在空间非常广阔。
全球激光产业链中的投资机会挖掘
在全球市场,通快(trumpf) 是激光加工行业老大,占据全球30%的市场份额;国内的大族激光规模处于全球第二;ipg等 厂商虽然收入规模相对较少, 但掌握了激光器的核心技术, 拥有行业话语权。2016年,全球激光厂商收入达 到或者超过10亿美元只有四家 ,分别是德国通快、美国相干 (收购罗芬后)、光纤激光器 龙头ipg 以及。
在中国市场,大族激光在大功率和中小功率激光加 工设备的市场都占有较大份额。在小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市场,和武汉的华工科技等已替代国外厂商锁定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但是,核心环节仍让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厂商以设备集成为主。从激光设备来看,整体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是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激光设备制造企业,占据着中国激光市场接近 1/3 的 市场份额。。公司拥有完整的激光设备产业链, 从数控驱动系统、光源、切割头等功能部件到机床制造,产品谱系覆盖大、中、小功率全 系列产品。
华工科技:
公司控股股东——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32.36%。立足激光核心技术,成本优化刺激智能手机和汽车行业需求升级公司在核心激光器自主研 发的背景下,背靠光谷、华科、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个院士,已经发展成中国最 具实力的激光设备制造商之一,并参与多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2016 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以不低于 15.8 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份不 超过 12,000 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 180,730 万元,募集资金应用于包括激光 精密微纳加工智能装备产业化、基于激光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工厂建设、物联网用 新型传感器产业化等 4 个项目。
福晶科技:
在我国激光设备产业链上游材料公司中,还有一家公司叫福晶科技,公司前身是中科院下福建物构所公司的主要用于固体紫外光激光设备的上游关键零部件(激光晶体+非线性晶体), 且其寿命为 1-3 年,具备消耗品属性,因此需求弹性更大17h1非线性光学晶体营收占比约为44%,同时毛利率亦为最高,16/17h1 分别达到 74.5%/80%。其中,lbo晶体全球市场占率 60%,bbo晶体全球市场市占率 40%,龙头地位不可撼动。公司销售遍布全球,客户分散,前五大客户占比仅 30%。经过多年合作,公司与 spectra-physics(美国)、coherent(美国)、rofin(德国,已被 coherent 收购)、trumpf 以及国内的大族激光等知名激光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国在激光晶体领域并不落后。在深紫外激光领域,中科院在90年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 kbbf晶体,能够实现 176nm激光,性能好于 bbo,甚至在 09年对美国禁止出口,因为深紫外激 光器能够用于高速激光扫描设备、激光武器等,承担这个技术商业化的公司,正是中科院属下的福晶科技。
从全球来看,在所有的激光设备中,固体激光体占比稳定,光纤激光器增长最迅速。根据研究机构 strategies unlimited 统计,2016 年激光器市场销售总额 33.19 亿美元,光纤激光器占比达 57.3%,固体激光器占比约为13.9%
在固体激光器中,因为紫外光相比绿光、红外光能量更高,短波长加工更精细,“冷”处理热影响范围小,)紫外光易被多数材料有效吸收,紫外激光的三大优势使其更适用于精密加工
虽然国外固体激光器市场稳定,但是在我国,受益于益紫外固体激光器替代和下游消费电子微加工领域的快速崛起,固体紫外光激光器销售数据惊人从激光加工委员会的统计来看,从去年下半年起紫外激光器的销售就表 现出跨越式增长。受益于用于面板制造、印刷电路板和消费电子微加工系统销量的大幅增长,我国紫外激光器 2016 全年同比翻番,实现销量 7800 台。
所以福晶科技的利润和毛利率在最近几年也是大幅增长,公司继 15 年大幅扭亏后,2016 全年 及 17h1 继续实现翻倍跨越式增长。16 全年及 17h1 分别实现营收 3.08/2.21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 46%/54%;实现归母净利润 7033 万 元/6483 万元,同比增长分别达 97.71%/98.73%。
2016 年公司实现销售力量增长55.22%,但是生产量增长低于该数值,为 42%,因此公司通过销售库存产品来应对当年旺盛的订单需求,这导致 2016年公司库存下降 31%以此可见,当前公司的产能已不能满足 市场订单需求,因此公司进行产能扩张,我国对于固体紫外激光器的强劲需求将是福晶科技业绩继续高速增长的强大基础。
另外笔者发现了一家美国上市的激光细分行业拥有极高市场垄断份额和技术护城河的公司
激光公司电子科技工业 esio:
电科学工业公司 (nasdaq: esio),在基于激光的革新者制造微型机械加工行业,致力于为全球微技术企业提供基于激光的优秀解决方案今年受益于fcb激光钻孔业务发展,公司迎来了10年最好业绩。esio在全球fcb钻孔这个细分行业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基本市场全十大厂商全是它的客户,同时公司也进入了国际知名半导体制造具体的多个晶圆厂。前几年,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6全年亏损3741万美金。2016年10月,公司聘任michael burger为公司新任ceo,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初见成效。2017年一季报,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从去年同期-11.80万美元上升至290万美元,营业收入同比大增52%至7268万美元,订单金额7660万美元,同比翻倍。公司高管同时大量增持公司股票,ceo michael burger在上任后累计增持38.7万股,体现了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esi fpc和hdi板打孔技术全球领先,现在fpc上盲孔的使用越来越多,esi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打盲孔技术的公司。2020年前,全球预计将新建62座晶圆厂,带动千亿美元级别投资。晶圆制造加工因为工艺复杂、工序多样,相关设备的价值量占比最高,达到了总资本支出的50%以上。公司主营的晶圆划片机、刻槽机、减薄机等在晶圆加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已经给多个晶圆厂家供货。因为供不应求,且下游需求继续爆发,公司将会加大投资力度铺设生产线,另外未来的下一代hdi是高密度互连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or hdi板应用而设计的nviant激光加工系统,较之柔性电路板,hdi市场规模更大,公司计划未来2~3年拿下10%的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