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9月19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具体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云南、甘肃、青海、福建、江苏、安徽、贵州、四川、新疆、宁夏、浙江、海南、内蒙古、天津、上海、北京,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各自有哪些权益?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宅基地和责任田,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拆迁,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非农业户口的权益主要是依附在户籍上的一些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保险、住房等方面。
“有些福利是明显可以看出差别的”,陆杰华说,比如养老金,非农业户口就要比农业户口多很多并且沿袭多年,已经很成熟和完善,但农村的养老金建立不满十年。还有医疗保险,差别也较大,陆杰华解释,农业户口参保的新农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报销,但居民和职工的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有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
“另外还有一些隐形福利”,陆杰华说,比如教育,看似平等,但非农业户口,可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城市也明显更丰富,质量更优。
至于农转非后,是否一定要放弃宅基地和责任田?陆杰华认为不一定,户籍改革有不同路径,即使放弃土地,也不应该像过去那样简单的给予现金补偿,肯定要在社保、在基本公共服务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则仅仅给房子、给钱,福利待遇却没有跟上,农民也不会愿意。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现在好多人认为农民失了身份就会失地,其实不是这样。居民制度不是剥夺农民的财产,而是给予农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居民户口既不是变成非农户口,也是过去概念的城市户口”,竹立家说,而是强调在国土范围内,都是平等的身份。
相关阅读
【评论】农民不愿农转非,别慌。进不进城,请让他们自己选择
编者:
重视城镇化背后的多元诉求,破除阻碍城乡二元的制度性因素,构建公平制度环境。农民进不进城,让他们自主选择。
-------------------------------------
近日有媒体对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不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普遍低于预期。不久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中西部约一半农民工不想进城,66.1%的农民工表示到了一定年龄就回乡。
进城落户,曾经是多少农民的向往,现在他们为何不愿“农转非”?
有人说,城市户口“含金量”不如以前高了。过去农民变市民,意味着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享受不一样的待遇。现在情况变了,城里人也未必有“铁饭碗”;政策放开,子女上学不再受户籍限制;新农合、新农保,村里人看病、养老也有了保障。最重要的是,在发展机会上,城市已经不是农村人口向上发展的唯一通道,在农村一样有出彩机会。
有人说,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进了城,菜米油盐都要钱,还要承受高房价,在社保、医疗方面,也难享受真正的市民待遇。而在农村,有一小块地,一年吃喝基本不花钱。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比城里更轻松、更惬意。
有人说,舍不下农村房子、土地等权益。在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是农村户口独有的,进城落户后,这些权利有可能失去。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否保留、如何退出、怎么补偿,这些还需要明晰的制度设计。
农民不愿“农转非”背后,反映出新时期农民利益的多元需求。事实上,城镇化是一个自发过程,农民进不进城,进哪个城市,就应该让农民自主选择。政府要做的是构建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让人人能享受均等公共服务,享受平等发展机会。
----------------------------------------
重视城镇化背后的多元诉求,要破除阻碍农村人口落户的制度性因素。首先,要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制度,放宽对农民工群体的购房限制,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各类保障房体系之内,真正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成本。其次,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不止看“农”与“非农”的名分,更要推进公共服务待遇均等化。再有,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农民对农村权益的预期,让农民进城不瞻前顾后。
不少农民不愿“农转非”,大可不必惊慌,因为城镇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是速度越快越好。城镇化水平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如果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如果不顾实际,盲目追求城镇化率,用政府意愿替代农民意愿,就会出现农民“被上楼”“被城镇化”现象,让进城农民面临“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的尴尬。
城镇化没有捷径,“农转非”背后的这些现实难题,是今后城镇化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既让进城农民真正在城里“扎根”,也让留村农民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样的城镇化,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
“农转非”后还能“非转农”你愿意进城买房吗?
赶得你去城里买房,又收了你的地!一箭双雕!!!
国家这一招就是意在农民的宅基地了,到处拆迁要地,又不能触碰国内粮食种地的红线,能搞的只有农民户口的宅基地了,逼他们放弃农村户口,就没有宅基地继承权了,然后又被逼着进城去当接盘侠,国家这一招够阴的。你问问国土局的官员哪一个不是拼命的给身边人安排农村户口去弄地建个庄园出来的,你现在再去公安局户籍处问问,你城市户口想转入农村户口,比登天还难,即使你是当年从农村把户口转出来的也不行。说来说去都是高房价把城里人屠宰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该磨刀霍霍对着农民了,呵呵,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复兴啊。。。。。。。。。。。。。。。
“农转非”后还能“非转农”你愿意进城买房吗? 问题来了你愿意吗?我不愿意,转了还想转回来,想的真美 我的农村户口啊
都拿来建房子了 真好,一边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办理非农村户口,一边把老百姓田地弄没了。当年斗地主分田地,现在呢?这是斗农民瓜分田地啊
户口?全世界有几个国家有户口?都一样非农户口了,还要户口干嘛?直接用身份证不就得了,醉翁之意......
不在酒啊
转成非农户口干嘛?城里买不起房,转了户口土地又没有了,然后就尴尬了。。
傻子也知道农村户口比非农好,少TM忽悠了。要把农民赶进城买房子,而且以后拆迁也不用赔多少了
地不够卖
农民还可以分地,就算国家崩了,也至少可以自给自足。城里人没地,难道要去啃钢筋水泥?
说的比唱的好听,就医上学,专个户口就能解决了嘛。又在骗人啦!
一句话,钱多地少。。。逼死一个算一个
换汤不换药。
呵呵,人家是看着农村户口补贴太多了,要拉平衡
呵呵,这就是中国
现在老百姓手里也没有多少田地啦,再过个20年还有没有口粮田也是一个未知数
呵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不然城里没有人啊
水很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