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了一个就业率很低、收入前景很差的专业,该怎么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听到孩子大学专业,是计算机、金融、会计、医学、法学以外的专业时,就会马上感慨:“唉...这孩子完了,将来只怕是很难找到工作,赚大钱了。”
采访了一些八零后的兄弟们,才发现他们那时候也是如此,理科生去学医学以后当个医生、文科生去学法律以后当个律师,既有地位又能赚钱。
所以在某个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学院辅导员的老同学,在前几日同学聚会的时候便向我们抱怨:“我自从接了这群新生,他们每天咨询我最多的不是怎么学好习,而是问我怎么才能转专业去商学院或者法学院,哪怕只是去其他学院学个管理也行啊。”
收到当今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类似于专业就业前景,学校就业率等等相关网络分析文章的影响,无数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多数抱着非常功利的态度,而非自己的兴趣。
不过说实在话,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有几个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的啊?我们的教育体制注定了大部分学生撑死毕业后知道自己将来要不要当一个中学老师,其他的基本不存在的。当然也有例外,但最后还是会被父母以及你那讨人厌的七大姑八大姨给驳回,从而继续选择那“美好”的“热门专业”。
我身边也就有这样一个例子,高中同班兄弟,从小就有一兴趣爱好,看历史类书籍,高中时期就已经将大部分史书翻了个遍,甚至比我们提前几年学会用中国知网搜索历史类文献进行阅读。高考后进入了香港中文大学,相信多数人都知道,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书院制的学校,简单来说就是大一不限定专业,自行选修,大二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本科专业,此哥们儿在那里如鱼得水,沉浸在了历史研究中无法自拔,大二背着父母偷偷选择了历史专业;时候都快被他老爹打断了腿,但他现在过得也很好啊,在北京某科研机构工作,待遇优厚还解决住房问题,多少人羡慕不来。
而且吧,现在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自己限定在了自己专业这一非常小的框框里,认为自己学了教育学专业,将来就只能当个老师了;学了计算机,将来绝对是it男......你们真的想多了,可以自行到网上查看相关数据,本科生机就业选择对口专业的不足一半,这里面还包括对口率极高的医学专业。所以说,你本科学什么,对你未来的就业,影响真的不大,除非两者差距过于太大,比如你是文学专业,却非要去当个it男,那如果单看专业你肯定没戏,除非...你自学it技术,而且比其他人要强,那自然没问题。
好的,我们再来说点实际的,什么是就业率高的专业?商科?法学?医学?还是其他的?就业率高就轮得到你吗?你去学这些专业你能学好吗?你要是学都学不好,那即便就业率90%那跟你也没什么关系,你肯定是那10%的失败的。再者说,收入前景好?哪个专业你变成工作狂整的都多,多劳多得嘛,那些收入前景好的,注定你要经常加班,天天累成狗,不信你可以咨询那些所谓高收入的程序猿还有高层白领,他们休息时间有多少?
就业率高是一批又一批此专业优秀学子造就的,亦或者是时代给了他们机会,但并非专业本身早就他们,高收入注定了他们的生活会很枯燥,甚至于很多人都每天累死累活以至于会透支健康。一个专业收入高只能说明这个行业大佬多,努力奋进的人多,才拉高了这个行业的平均收入,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醒醒吧,好好学习你们的本科专业吧,当你发现对那些专业感兴趣了再去想是否转专业,或者跨专业考研;想要高收入多劳多得,如果多劳还没机会多得,那不是你的问题,平台问题,换个地方就行了。最需要担心的是你是否有能力配得上这个高收入的专业,因为它注定你将失去很多(从学习期间的天天满课到工作后的每天累成狗)。
感谢阅读,有兴趣欢迎关注“学长吐槽志”,走心校园文章,有疑问可私信,我会整理问题并以文章形式发布为您解答